反流食道炎到底怎么引起的
反流性食管炎可能由食管下括约肌功能障碍、胃内压增高、食管清除能力下降、胃排空延迟、食管黏膜屏障受损等原因引起,可通过调整饮食、药物治疗、生活方式干预等方式缓解。反流性食管炎是胃内容物反流至食管引起的炎症反应,典型症状包括烧心、反酸、胸骨后疼痛等。
1、食管下括约肌功能障碍
食管下括约肌是防止胃酸反流的重要结构,其松弛或压力降低会导致胃酸逆流。长期吸烟、饮酒、高脂饮食可能削弱括约肌功能。治疗需避免刺激性食物,遵医嘱使用多潘立酮片、莫沙必利片等促胃肠动力药,或奥美拉唑肠溶胶囊抑制胃酸分泌。
2、胃内压增高
腹型肥胖、妊娠、紧束腰带等因素会增加腹腔压力,促使胃内容物反流。暴饮暴食或餐后立即平卧也会加重症状。建议控制体重、少食多餐,睡前3小时禁食。可配合铝碳酸镁咀嚼片保护黏膜,雷贝拉唑钠肠溶片减少胃酸分泌。
3、食管清除能力下降
食管蠕动减弱或唾液分泌不足时,无法有效中和反流胃酸。干燥综合征、硬皮病等疾病或年龄增长可能导致此问题。日常可咀嚼无糖口香糖刺激唾液分泌,药物可选枸橼酸铋钾胶囊修复黏膜,艾司奥美拉唑镁肠溶片控制酸反流。
4、胃排空延迟
胃轻瘫、糖尿病神经病变等会延缓胃排空,增加反流风险。表现为餐后饱胀、恶心。需避免难消化食物,使用盐酸伊托必利片改善胃动力,配合硫糖铝混悬凝胶保护食管黏膜。糖尿病患者需优先控制血糖。
5、食管黏膜屏障受损
长期胃酸腐蚀、药物刺激或感染会破坏食管黏膜防御机制。非甾体抗炎药、抗生素等药物需谨慎使用。治疗需停用损伤因素,应用康复新液促进黏膜修复,联合泮托拉唑钠肠溶胶囊抑酸。反复出血或狭窄需内镜下治疗。
反流性食管炎患者应避免巧克力、薄荷、咖啡等降低括约肌压力的食物,睡眠时抬高床头15-20厘米。规律进食细软易消化饮食,戒烟限酒。若症状持续或出现吞咽困难、体重下降,需及时胃镜检查排除巴雷特食管等并发症。适当进行腹式呼吸训练有助于减少反流发作。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推荐阅读
6.37万次播放
6.82万次播放
7.02万次播放
6.93万次播放
7.1万次播放
7.12万次播放
相关文章
专业医生团队提供
免费就医指导
热门问题
- 1 婴儿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 2 初次献血前注意事项
- 3 再生障碍性贫血的前兆
- 4 宝宝血小板400多严重吗
- 5 急性白血病发热的最主要原因
- 6 妈妈a型血爸爸o型血孩子是什么
- 7 突然尿不尽原因是什么
- 8 再生障碍性贫血症状有哪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