椎管内出血是怎么回事
椎管内出血可能由外伤、血管畸形、凝血功能障碍、肿瘤压迫、医源性损伤等原因引起,可通过止血治疗、手术清除血肿、抗凝治疗、血管介入治疗、康复训练等方式干预。椎管内出血指脊髓或椎管内血管破裂导致的血液积聚,可能压迫神经组织引发功能障碍。
1、外伤
交通事故或高处坠落等外力冲击可能导致椎体骨折,骨折碎片刺破血管引发出血。患者常伴随剧烈背痛、肢体麻木等症状。需立即固定脊柱避免二次损伤,通过CT或MRI明确出血范围,严重时需行椎板切除减压术联合止血处理。
2、血管畸形
脊髓动静脉畸形或海绵状血管瘤等先天发育异常,血管壁结构缺陷易发生自发性破裂。典型表现为突发性截瘫、大小便失禁。数字减影血管造影可明确病变位置,显微外科切除或血管内栓塞是主要治疗手段。
3、凝血功能障碍
血友病或长期服用抗凝药物可能引发出血倾向,轻微外伤即可导致椎管内血肿形成。需输注凝血因子或维生素K拮抗抗凝效应,同时监测凝血功能,必要时采用硬膜外血肿穿刺引流缓解神经压迫。
4、肿瘤压迫
椎管内神经鞘瘤或转移瘤侵蚀血管壁可引起渗血,常见进行性加重的神经根性疼痛。增强MRI能显示肿瘤与出血范围,需手术切除肿瘤并行术中电凝止血,术后配合放疗控制残余病灶。
5、医源性损伤
腰椎穿刺或脊柱手术操作不当可能损伤椎管内血管,表现为术后新发神经症状。需立即复查影像评估出血量,少量出血可保守观察,大量出血需二次手术探查止血,术后使用甘露醇减轻脊髓水肿。
椎管内出血急性期应绝对卧床制动,避免脊柱弯曲加重出血。恢复期在医生指导下进行渐进式康复训练,包括低频脉冲电刺激促进神经修复、水中运动改善肌力。饮食需保证优质蛋白摄入,如鱼肉蛋奶帮助组织修复,同时补充B族维生素营养神经。定期复查脊髓功能评估,出现感觉异常或运动障碍加重需立即返院诊治。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推荐阅读
5.44万次播放
5.66万次播放
5.54万次播放
5.28万次播放
5.57万次播放
相关文章
专业医生团队提供
免费就医指导
热门问题
- 1 婴儿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 2 初次献血前注意事项
- 3 再生障碍性贫血的前兆
- 4 宝宝血小板400多严重吗
- 5 急性白血病发热的最主要原因
- 6 妈妈a型血爸爸o型血孩子是什么
- 7 突然尿不尽原因是什么
- 8 再生障碍性贫血症状有哪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