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躺着有什么坏处
长期卧床可能引发肌肉萎缩、压疮、静脉血栓、骨质疏松和心肺功能下降等问题。
1、肌肉萎缩
缺乏运动会导致肌肉纤维逐渐退化萎缩,表现为肌力减弱、肢体变细。卧床超过72小时即可出现肌肉蛋白分解加速,需通过被动关节活动训练预防,严重者需电刺激治疗。
2、压疮形成
持续受压部位如骶尾骨、足跟等易发生缺血性溃疡,初期皮肤发红,进展为水疱或深部组织坏死。需每2小时翻身一次,使用减压床垫,局部涂抹莫匹罗星软膏预防感染。
3、静脉血栓
下肢血流淤滞可能形成深静脉血栓,表现为单侧肢体肿胀疼痛。风险人群需穿戴弹力袜,必要时注射低分子肝素钙注射液,突发呼吸困难需警惕肺栓塞。
4、骨质疏松
机械负荷不足加速骨量流失,增加骨折风险。建议每日补充维生素D滴剂和碳酸钙D3片,在护理人员协助下进行床边负重训练。
5、心肺功能下降
横膈活动受限导致肺通气量减少,可能出现坠积性肺炎。应定期进行深呼吸训练,使用氨溴索口服溶液稀释痰液,必要时需氧疗支持。
对于暂时无法活动者,建议家属每日协助进行四肢被动运动,保持每天至少30度的床头抬高。使用气垫定时变换体位,观察皮肤受压情况。饮食需保证每天每公斤体重1.2克蛋白摄入,适量补充维生素C片和复合维生素B片。恢复期应在康复师指导下从床上坐起训练逐步过渡到站立,避免体位性低血压。定期监测血常规和D-二聚体指标,发现异常及时就医。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推荐阅读
9231次播放
8272次播放
7908次播放
相关文章
专业医生团队提供
免费就医指导
热门问题
- 1 婴儿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 2 初次献血前注意事项
- 3 再生障碍性贫血的前兆
- 4 宝宝血小板400多严重吗
- 5 急性白血病发热的最主要原因
- 6 妈妈a型血爸爸o型血孩子是什么
- 7 突然尿不尽原因是什么
- 8 再生障碍性贫血症状有哪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