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大黄的功效与作用是什么
生大黄具有泻下攻积、清热泻火、凉血解毒、逐瘀通经等功效,主要用于治疗实热便秘、积滞腹痛、泻痢不爽、湿热黄疸、血热吐衄、目赤咽肿、痈肿疔疮、瘀血经闭等病症。
1、泻下攻积
生大黄含有蒽醌类衍生物,能刺激肠道蠕动,促进排便,适用于实热积滞导致的便秘。其泻下作用较强,常用于治疗热结便秘、宿食停滞等症状。生大黄常与芒硝、厚朴等药物配伍使用,如大承气汤。脾胃虚寒者慎用,孕妇禁用。
2、清热泻火
生大黄性寒,能清泄三焦实火,对上焦肺热咳嗽、中焦胃火牙痛、下焦湿热淋证均有疗效。临床可用于治疗高热神昏、烦躁谵语等实热证候。常与黄连、黄芩等配伍,如泻心汤。使用需注意中病即止,避免损伤脾胃阳气。
3、凉血解毒
生大黄能清热凉血,解毒消痈,适用于血热妄行引起的吐血、衄血,以及热毒疮疡。治疗血热出血常配伍生地、丹皮,如犀角地黄汤。外用可研末调敷治疗烫伤、痈肿。血虚出血及阴疽患者不宜使用。
4、逐瘀通经
生大黄具有活血祛瘀作用,能改善血液循环,消除瘀血阻滞。常用于治疗妇女瘀血经闭、产后恶露不下,以及跌打损伤瘀肿疼痛。常与桃仁、红花等配伍,如下瘀血汤。月经过多及孕妇忌用。
5、利湿退黄
生大黄能清利湿热,促进胆汁排泄,用于治疗湿热黄疸。常与茵陈、栀子同用,如茵陈蒿汤。现代研究证实其能降低血清胆红素,改善肝功能。但长期大量使用可能引起电解质紊乱。
使用生大黄需注意辨证施治,实热证适宜,虚寒证忌用。煎煮时后下可保留泻下成分,久煎则泻下作用减弱而活血作用增强。常规用量3-12克,急重症可短期用至30克。服药期间应多饮水,保持饮食清淡,避免辛辣刺激性食物。出现腹痛腹泻应减量或停用,长期使用需监测电解质水平。建议在中医师指导下规范使用,不可自行盲目用药。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推荐阅读
6678次播放
1.01万次播放
8743次播放
相关文章
专业医生团队提供
免费就医指导
热门问题
- 1 婴儿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 2 初次献血前注意事项
- 3 再生障碍性贫血的前兆
- 4 宝宝血小板400多严重吗
- 5 急性白血病发热的最主要原因
- 6 妈妈a型血爸爸o型血孩子是什么
- 7 突然尿不尽原因是什么
- 8 再生障碍性贫血症状有哪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