豆制品有哪些好处呢
豆制品富含优质蛋白、不饱和脂肪酸、膳食纤维及多种微量元素,适量食用有助于调节血脂、增强骨骼健康、降低慢性病风险。
1、调节血脂
豆制品中的大豆蛋白能降低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其含有的植物甾醇可竞争性抑制胆固醇吸收。豆腐、豆浆等常见豆制品对高脂血症患者具有辅助改善作用,建议每周摄入3-4次。
2、保护心血管
大豆异黄酮具有抗氧化特性,能减少血管内皮损伤。纳豆激酶成分可轻微抑制血小板聚集,长期适量食用腐竹、豆皮等发酵豆制品可能降低动脉硬化风险。
3、补充钙质
卤水豆腐含钙量接近牛奶,每100克约含138毫克钙。豆腐干、素鸡等脱水豆制品钙浓度更高,乳糖不耐受人群可通过豆制品替代部分乳制品钙源。
4、控制血糖
豆类低血糖指数特性在加工后仍部分保留,豆腐脑、嫩豆腐等含水量高的豆制品升糖速度缓慢。膳食纤维延缓糖分吸收的特性对糖尿病患者较友好。
5、预防贫血
发酵豆制品如豆豉、味噌含有微生物合成的维生素B12前体物质,与动物肝脏搭配食用可提高铁吸收率。黄豆本身富含的铁元素对缺铁性贫血有预防价值。
建议选择非油炸豆制品避免热量过高,痛风急性期患者需限制摄入。日常可将200克豆腐或300毫升豆浆作为单次食用量,搭配深色蔬菜烹饪能提升营养素利用率。注意观察个体耐受性,部分人群可能出现胀气等不适时可选择发酵程度更高的豆制品。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推荐阅读
4.21万次播放
3.89万次播放
3.32万次播放
3.93万次播放
相关文章
专业医生团队提供
免费就医指导
热门问题
- 1 婴儿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 2 初次献血前注意事项
- 3 再生障碍性贫血的前兆
- 4 宝宝血小板400多严重吗
- 5 急性白血病发热的最主要原因
- 6 妈妈a型血爸爸o型血孩子是什么
- 7 突然尿不尽原因是什么
- 8 再生障碍性贫血症状有哪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