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滋病患者生活中需要注意什么
艾滋病患者生活中需要注意避免传染他人、坚持规范用药、预防机会性感染、保持健康生活方式、定期监测病情。艾滋病是由人类免疫缺陷病毒引起的慢性传染病,需通过综合管理控制病情发展。
1、避免传染他人
HIV主要通过血液、性接触和母婴传播,患者应避免与他人共用针具、剃须刀等可能接触血液的物品。性行为需全程使用避孕套,病毒载量未达标前禁止无保护性接触。患者血液、体液污染物品需用含氯消毒剂处理,皮肤伤口应及时包扎。女性患者妊娠期需接受抗病毒治疗阻断母婴传播。
2、坚持规范用药
联合抗逆转录病毒治疗是控制病情的核心措施,需严格遵医嘱定时定量用药,不可自行减量或停药。常见治疗方案包含拉米夫定片、多替拉韦钠片、恩曲他滨替诺福韦片等组合用药。漏服药物可能导致病毒耐药,出现头晕、皮疹等副作用时应及时就医调整方案。用药期间需定期检测CD4细胞计数和病毒载量。
3、预防机会性感染
免疫功能低下时易发生肺孢子菌肺炎、结核病、隐球菌脑膜炎等机会性感染。应避免接触生冷食物,肉类蛋类需彻底煮熟,不食用未经巴氏消毒的乳制品。外出佩戴口罩,减少人群密集场所暴露。根据CD4水平可能需要预防性使用复方磺胺甲噁唑片预防肺孢子菌肺炎。出现持续发热、咳嗽、腹泻等症状需立即就医。
4、保持健康生活方式
保证每日优质蛋白摄入,适量补充维生素矿物质,避免生食海鲜等高危食品。戒烟限酒,规律作息,适度进行散步、瑜伽等低强度运动。保持口腔卫生,使用软毛牙刷防止牙龈出血。注意心理健康,可通过心理咨询缓解焦虑抑郁情绪,避免过度劳累和精神压力。
5、定期监测病情
每3-6个月需检测CD4细胞计数和病毒载量评估治疗效果。每年进行结核菌素试验、胸片检查、肝功能检测等常规筛查。出现体重骤减、持续腹泻、反复口腔溃疡等异常症状时需及时就诊。疫苗接种前需咨询医生,避免接种减毒活疫苗。旅行前应评估目的地传染病流行情况,做好防护措施。
艾滋病患者需建立长期健康管理计划,保持均衡饮食并适量补充蛋白质和维生素,避免进食生冷食物。根据体能状况选择快走、太极拳等温和运动,每周锻炼3-5次。保证充足睡眠,避免熬夜和过度疲劳。定期进行心理调适,可通过正念训练缓解压力。严格遵医嘱用药和复查是维持免疫功能的关键,出现任何异常症状应及时与主治医生沟通。注意个人物品专人专用,既保护他人也降低自身感染风险。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推荐阅读
7731次播放
9552次播放
2125次播放
4867次播放
相关文章
专业医生团队提供
免费就医指导
热门问题
- 1 婴儿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 2 初次献血前注意事项
- 3 再生障碍性贫血的前兆
- 4 宝宝血小板400多严重吗
- 5 急性白血病发热的最主要原因
- 6 妈妈a型血爸爸o型血孩子是什么
- 7 突然尿不尽原因是什么
- 8 再生障碍性贫血症状有哪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