室上性心动过速心电图特点
室上性心动过速的心电图特点主要有P波消失或倒置、QRS波形态正常、心率超过每分钟100次、节律规整、房室传导比例固定。室上性心动过速是一种起源于心房或房室交界区的快速性心律失常,心电图检查是诊断该疾病的重要手段。
1、P波消失或倒置
室上性心动过速发作时,心电图上常表现为P波消失或倒置。这是由于快速的心房激动导致P波与T波重叠,或激动起源于房室交界区导致心房逆向除极。部分病例可在QRS波终末部见到逆行P波,这种特征有助于与室性心动过速鉴别。
2、QRS波形态正常
室上性心动过速的QRS波形态通常正常,时限小于0.12秒。这是因为心室激动仍通过正常的希氏束-浦肯野系统传导。但当合并束支传导阻滞或差异性传导时,QRS波可增宽变形,此时需要结合其他特征与室性心动过速相鉴别。
3、心率超过每分钟100次
室上性心动过速的心率一般在每分钟150-250次之间,明显超过正常窦性心律范围。这种快速心率是由于心房或房室交界区异常兴奋灶快速发放冲动,或存在折返环路所致。持续的心动过速可导致血流动力学不稳定。
4、节律规整
室上性心动过速的心室节律通常非常规整,RR间期基本相等。这种特征反映了异常起搏点或折返环路的规律性电活动。但在心动过速起始或终止时,可能出现短暂的心律不齐现象。
5、房室传导比例固定
典型室上性心动过速多表现为1:1的房室传导,即每个心房激动都能下传心室。少数情况下可出现2:1或文氏型房室传导阻滞。固定的房室传导比例有助于与心房扑动等心律失常相鉴别。
室上性心动过速患者应注意避免诱发因素如咖啡因、酒精、情绪激动等。保持规律作息,适当进行有氧运动有助于改善心脏功能。发作时应立即休息,尝试刺激迷走神经的方法如屏气、按压眼球等。若症状频繁发作或持续时间较长,应及时就医进行专业评估和治疗。平时可遵医嘱备有应急药物,但不可自行调整用药方案。定期复查心电图,监测心律失常变化情况。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推荐阅读
3.03万次播放 2025-06-27
3.16万次播放 2025-06-27
3.59万次播放 2025-06-27
相关文章
专业医生团队提供
免费就医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