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起附件炎的原因是什么
附件炎可能由病原体感染、邻近器官炎症蔓延、宫腔操作损伤、免疫力下降、不良卫生习惯等原因引起。
1、病原体感染:
淋病奈瑟菌、衣原体、厌氧菌等微生物通过阴道上行感染是附件炎的主要病因。这些病原体突破宫颈黏液屏障后,可沿生殖道黏膜扩散至输卵管和卵巢,引发局部充血水肿及炎性渗出。急性期表现为下腹剧痛伴发热,慢性期可能导致输卵管粘连阻塞。
2、邻近炎症蔓延:
阑尾炎、结肠憩室炎等盆腔器官炎症可直接扩散至附件区。炎症通过淋巴系统或直接接触传播,常见于解剖位置邻近的乙状结肠和右侧附件。患者往往先有原发病症状,后出现双侧下腹持续性钝痛,妇科检查可触及增粗的输卵管。
3、宫腔操作损伤:
人工流产、诊刮术等侵入性操作可能破坏生殖道自然防御机制。手术器械携带病原体上行感染,或操作导致子宫内膜损伤后继发感染。术后3-7天出现发热、异常阴道分泌物时需警惕,严重者可形成输卵管卵巢脓肿。
4、免疫力下降:
长期使用免疫抑制剂、HIV感染等免疫缺陷状态会增加感染风险。糖皮质激素治疗会抑制中性粒细胞趋化作用,使机体无法有效清除入侵病原体。这类患者更易发展为慢性附件炎,且反复发作概率显著增高。
5、卫生习惯不良:
经期性行为、使用不洁卫生用品等行为可能引入病原体。经血逆流时,阴道内细菌易进入输卵管腔。日常应注意勤换卫生巾,避免盆浴,性交前后做好清洁。有研究显示,每周性交超过5次的女性附件炎发生率提高2-3倍。
预防附件炎需保持外阴干燥清洁,选择纯棉透气内裤并每日更换。经期避免剧烈运动及游泳,减少咖啡因摄入以缓解盆腔充血。建议每年进行妇科检查,出现下腹坠痛、性交痛等症状时及时就医。日常可练习凯格尔运动增强盆底肌力,饮食中增加富含维生素C的猕猴桃、西兰花等食物,帮助提升黏膜抵抗力。急性发作期需卧床休息,采用半卧位促进炎性分泌物引流。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推荐阅读

相关文章
专业医生团队提供
免费就医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