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血压头晕紧急处理
高血压患者出现头晕可通过调整体位、监测血压、服用降压药物、保持环境安静、及时就医等方式紧急处理。高血压头晕通常由血压骤升、脑供血不足、药物副作用、情绪波动、体位性低血压等原因引起。
1、调整体位:
立即采取坐位或半卧位,避免突然站立或剧烈活动。双腿下垂可促进下肢血液回流,减轻心脏负荷。若伴有恶心呕吐,需将头偏向一侧防止误吸。保持体位稳定至少15分钟,观察症状是否缓解。
2、监测血压:
使用家用血压计测量当前血压值,若收缩压超过180毫米汞柱或舒张压超过120毫米汞柱属于高血压危象。记录测量时间和数值,为后续医疗处置提供依据。避免连续多次测量造成患者紧张。
3、服用降压药物:
在医生指导下舌下含服短效降压药,如卡托普利、硝苯地平片等。不可自行调整药物剂量或联合用药。服药后30分钟内需保持静息状态,避免进食或饮水影响药效吸收。
4、保持环境安静:
关闭电视、手机等声源刺激,调暗室内光线。家属应保持冷静,避免频繁询问增加患者焦虑。可指导患者进行缓慢深呼吸,每分钟6-8次,帮助降低交感神经兴奋性。
5、及时就医:
若头晕持续超过30分钟不缓解,或伴随视物模糊、言语不清、肢体麻木等症状,需立即拨打急救电话。就医时携带近期用药记录和血压监测数据,便于医生快速评估病情。
高血压患者日常需保持低盐低脂饮食,每日钠盐摄入不超过5克,多食用芹菜、海带等富钾食物。每周进行3-5次有氧运动如快走、游泳,每次30-45分钟。保证7-8小时睡眠,避免熬夜和情绪激动。定期监测晨起和睡前血压,记录波动情况。冬季注意保暖,避免寒冷刺激导致血管收缩。严格遵医嘱服药,不可擅自停药或换药。每年进行颈动脉超声、心电图等检查评估靶器官损害。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相关文章
专业医生团队提供
免费就医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