妊娠高血压疾病治疗
妊娠高血压疾病可通过生活方式调整、降压药物治疗、硫酸镁解痉、适时终止妊娠、产后监测等方式治疗。妊娠高血压疾病通常由血管内皮损伤、胎盘缺血、遗传因素、免疫调节异常、营养失衡等原因引起。
1、生活方式调整:
控制钠盐摄入每日不超过5克,增加优质蛋白如鱼肉、豆制品摄入。保持每日7-8小时睡眠,采取左侧卧位改善胎盘供血。每周进行3-5次低强度运动如孕妇瑜伽、散步,每次不超过30分钟。体重增长控制在每周0.5公斤以内,整个孕期增重不超过12公斤。
2、降压药物治疗:
拉贝洛尔通过阻断α和β受体降低外周血管阻力,甲基多巴可作用于中枢神经系统减少交感神经输出。硝苯地平缓释片能选择性扩张外周小动脉,使用时需监测胎心变化。药物选择需考虑妊娠周数及肝肾功能,禁止使用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类降压药。
3、硫酸镁解痉:
硫酸镁静脉给药可竞争性阻断钙离子内流,预防及控制子痫发作。治疗期间需监测膝反射、呼吸频率及尿量,备有葡萄糖酸钙作为解毒剂。血镁浓度需维持在2-3.5mmol/L,超过5mmol/L可能抑制呼吸中枢。用药期间需进行胎心监护,警惕胎儿心率异常。
4、适时终止妊娠:
对于孕周≥34周的重度子痫前期或出现胎盘早剥等并发症时,需考虑终止妊娠。孕周28-34周可尝试期待治疗,同时给予促胎肺成熟药物。分娩方式选择需评估宫颈条件及胎儿状况,剖宫产适用于急性胎儿窘迫或病情急剧恶化者。
5、产后监测:
产后6周内需定期监测血压及尿蛋白,约30%患者产后血压仍持续升高。哺乳期可选用拉贝洛尔或硝苯地平控制血压,避免经乳汁分泌量大的药物。每3个月进行心血管风险评估,包括血脂、血糖及尿微量白蛋白检测。
妊娠高血压患者日常需保证每日钙摄入1000-1200毫克,可食用乳制品、深绿色蔬菜。增加富含ω-3脂肪酸的食物如三文鱼、亚麻籽,有助于改善血管内皮功能。每日进行30分钟有氧运动如游泳、固定自行车,运动时心率不超过140次/分。保持环境安静舒适,避免情绪激动引发血压波动。每周测量血压2-3次并记录,出现头痛、视物模糊等症状需立即就医。产后6个月内避免重体力劳动,逐步恢复运动强度。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推荐阅读
相关文章
专业医生团队提供
免费就医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