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胰腺炎检查项目
急性胰腺炎的检查项目主要包括血清淀粉酶测定、血清脂肪酶测定、腹部超声、腹部CT扫描、磁共振胰胆管造影等。
1、血清淀粉酶测定:
血清淀粉酶是诊断急性胰腺炎最常用的实验室指标,通常在发病后2-12小时开始升高,持续3-5天。该检查操作简便且成本较低,但需注意其他腹部疾病如肠梗阻、消化性溃疡穿孔等也可能导致淀粉酶轻度升高。临床需结合其他检查结果综合判断。
2、血清脂肪酶测定:
血清脂肪酶特异性高于淀粉酶,在发病后4-8小时升高,可持续7-10天。对于就诊较晚的患者更具诊断价值。该指标不受肾功能影响,且在其他腹部疾病中升高不明显,是鉴别诊断的重要依据。
3、腹部超声:
腹部超声可观察胰腺形态变化及周围渗出情况,同时能检测胆道系统有无结石等病因。该检查无创、便捷且可重复进行,但受肠气干扰可能导致胰腺显示不清。超声发现胰腺肿大、边缘模糊或胰周积液时具有诊断意义。
4、腹部CT扫描:
增强CT是评估胰腺坏死程度和并发症的金标准,能清晰显示胰腺实质坏死、胰周积液及血管并发症。根据CT表现可分为间质水肿性胰腺炎和坏死性胰腺炎,对临床治疗方案的制定具有重要指导作用。
5、磁共振胰胆管造影:
MRCP无需造影剂即可清晰显示胰胆管结构,对胆源性胰腺炎的病因诊断具有独特优势。该检查无辐射且能多平面成像,可发现微小胆管结石及胰管解剖变异,适用于肾功能不全或碘造影剂过敏患者。
急性胰腺炎患者在检查期间需严格禁食以减少胰腺分泌,待症状缓解后逐步过渡到低脂流质饮食。恢复期应避免高脂、高蛋白及刺激性食物,每日分5-6餐少量进食。可适量补充维生素B族和脂溶性维生素,但需限制每日脂肪摄入量在30克以下。建议选择清蒸、水煮等烹饪方式,避免油炸食品。病情稳定后可进行散步等低强度运动,但三个月内应避免剧烈运动或重体力劳动。定期复查胰腺功能和影像学检查对评估恢复情况至关重要。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推荐阅读
相关文章
专业医生团队提供
免费就医指导
热门问题
- 1 急性胰腺炎患者血淀粉酶会升高吗
- 2 急性胰腺炎加重与预后不良的征兆
- 3 急性胰腺炎的ct表现
- 4 急性胰腺炎能痊愈吗
- 5 急性胰腺炎怎么消炎
- 6 急性胰腺炎的预后情况如何
- 7 急性胰腺炎多久能好
- 8 急性胰腺炎有哪些并发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