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骨折中脚肿了怎么办
脚部骨折后肿胀可通过抬高患肢、冰敷消肿、药物镇痛、弹性绷带固定、康复训练等方式缓解。骨折肿胀通常由毛细血管破裂、炎症反应、静脉回流受阻、组织液渗出、局部代谢障碍等原因引起。
1、抬高患肢:
将患肢垫高至心脏水平以上,利用重力促进静脉回流。建议使用枕头或软垫支撑足踝,保持膝关节微屈状态。每日抬高时间累计不少于8小时,睡眠时持续抬高效果更佳。注意避免压迫腘窝影响血液循环。
2、冰敷消肿:
伤后48小时内每2小时冰敷15分钟,使用冰袋需用毛巾包裹防冻伤。低温能使血管收缩减少渗出,缓解疼痛和肿胀。急性期后可改用冷热交替敷法,促进局部代谢。禁止直接冰敷皮肤或单次超过20分钟。
3、药物镇痛:
非甾体抗炎药如布洛芬、双氯芬酸钠可减轻炎症性肿胀,对乙酰氨基酚适用于单纯镇痛。严重肿胀可短期使用七叶皂苷钠等改善微循环药物。所有药物需遵医嘱使用,避免与抗凝药联用增加出血风险。
4、弹性固定:
采用弹力绷带自足尖向小腿螺旋包扎,压力需均匀适度。过紧会阻碍动脉供血,过松则无法抑制肿胀。包扎后需观察趾端颜色和温度,出现苍白或麻木需立即松解。拆除石膏前应持续使用弹性支撑。
5、康复训练:
骨折稳定后逐步进行踝泵运动、足趾屈伸等被动活动,促进淋巴回流。拆除固定后通过提踵训练、平衡垫练习恢复肌力。水中步行训练可减轻负重压力,超声波治疗能加速软组织修复。
饮食需增加蛋白质和维生素C摄入,如牛奶、鸡蛋、猕猴桃等促进骨痂形成。康复期避免长时间下垂患肢,夜间可穿戴医用减压袜。若肿胀持续加重伴皮肤发亮或剧烈疼痛,需警惕骨筋膜室综合征立即就医。定期复查X线确保骨折对位良好,完全负重训练应在医生指导下逐步进行。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推荐阅读



相关文章
专业医生团队提供
免费就医指导
热门问题
- 1 胫腓骨骨干骨折的症状有什么
- 2 骨折一个月了为什么还肿
- 3 右眼眶上壁骨折怎么办
- 4 脚骨折打了钢针多久能下地
- 5 小孩腿骨折了吃什么
- 6 骨折处有针扎的感觉是怎么回事
- 7 脚内踝骨折严重吗
- 8 右桡骨小头骨折后疼痛怎么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