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折患者需要注意什么
骨折患者需注意固定制动、营养支持、疼痛管理、功能锻炼和并发症预防,具体护理措施需根据骨折类型和严重程度调整。
1、固定制动:
骨折后需立即通过石膏、支具或外固定器限制患肢活动,避免二次损伤。上肢骨折建议使用三角巾悬吊,下肢骨折需严格卧床并抬高患肢。稳定性骨折固定4-8周,粉碎性骨折可能需延长至12周。定期复查X光片确认骨痂形成情况,禁止擅自拆除固定装置。
2、营养补充:
每日需摄入1500mg钙质相当于500ml牛奶+100g豆腐,配合维生素D3800IU促进钙吸收。优质蛋白质摄入量应达1.2-1.5g/kg体重,优先选择鱼类、鸡蛋和瘦肉。同时补充维生素C猕猴桃、柑橘和锌牡蛎、坚果促进胶原合成。避免高盐饮食和过量咖啡因影响钙代谢。
3、疼痛控制:
急性期可使用布洛芬、对乙酰氨基酚或塞来昔布等NSAIDs药物缓解疼痛,神经病理性疼痛可加用普瑞巴林。冰敷每次15-20分钟,每日3-4次减轻肿胀。慢性疼痛可采用经皮电刺激或低频脉冲治疗。疼痛持续加重需警惕骨不连或感染可能。
4、康复训练:
拆除固定后立即开始关节活动度训练,包括踝泵运动、膝关节屈伸和手指对掌练习。肌力恢复采用渐进抗阻训练,从等长收缩过渡到弹力带训练。6周后加入平衡训练单腿站立和功能性训练上下台阶,水中运动可减轻关节负荷。
5、并发症预防:
长期卧床者每2小时翻身预防压疮,使用间歇充气加压装置预防深静脉血栓。观察患肢末梢循环,出现苍白、麻木需警惕骨筋膜室综合征。糖尿病患者需严格控糖,吸烟者必须戒烟以避免延迟愈合。老年患者需进行防跌倒评估和家居改造。
骨折恢复期应保持每日30分钟日照促进维生素D合成,进行太极拳或八段锦等低强度运动维持心肺功能。饮食采用地中海饮食模式,每周食用3次深海鱼类补充ω-3脂肪酸。睡眠时间保证7-8小时,仰卧位时患肢下方垫软枕保持功能位。心理方面可通过正念冥想缓解焦虑情绪,加入病友互助小组获得社会支持。定期随访监测骨密度变化,绝经后女性建议双能X线骨密度检查。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推荐阅读



相关文章
专业医生团队提供
免费就医指导
热门问题
- 1 胫腓骨骨干骨折的症状有什么
- 2 骨折一个月了为什么还肿
- 3 右眼眶上壁骨折怎么办
- 4 脚骨折打了钢针多久能下地
- 5 小孩腿骨折了吃什么
- 6 骨折处有针扎的感觉是怎么回事
- 7 脚内踝骨折严重吗
- 8 右桡骨小头骨折后疼痛怎么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