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岁以下儿童股骨干骨折用皮牵引
3岁以下儿童股骨干骨折可通过皮牵引、石膏固定、体位管理、疼痛控制、定期复查等方式治疗。该年龄段骨折通常由跌落伤、产伤、骨发育异常、病理性骨折、虐待伤等原因引起。
1、跌落伤:幼儿活动能力增强但平衡性差,从床、沙发或台阶跌落易导致股骨干螺旋形或短斜形骨折。需采用Bryant垂直悬吊皮牵引,保持臀部离床5cm,牵引重量1-2kg,配合软枕抬高患肢。观察足趾血运及牵引带松紧度,每4小时检查一次。
2、产伤因素:难产过程中机械压力可能导致青枝骨折,多表现为患肢拒动、局部肿胀。选择改良Russell皮牵引法,双下肢屈髋屈膝90°悬吊,牵引重量0.5-1kg。每日测量双下肢长度差异,超过2cm需调整牵引角度。
3、骨发育异常:成骨不全或佝偻病患儿轻微外力即可骨折。采用Pearson附架平衡牵引,配合维生素D3及钙剂补充。护理时避免拖拽患肢,更换尿布采用滚动式翻身法,骨痂形成期可进行被动踝泵运动。
4、病理性骨折:骨囊肿或纤维结构不良导致病理性骨折时,需结合X线检查。皮牵引期间给予双膦酸盐类药物抑制破骨细胞活性,疼痛管理使用对乙酰氨基酚栓剂。可能与维生素K缺乏、低磷血症有关,通常表现为多发性骨折、畸形愈合。
5、虐待伤:非意外伤害常见于股骨干中段横行骨折,往往伴不同愈合阶段的陈旧伤。采用90°-90°屈髋屈膝牵引,同步进行儿童保护评估。记录伤痕特征,必要时联合小儿骨科、社工等多学科干预,此类损伤需排除凝血功能障碍、白血病等基础疾病。
患儿每日需保证500ml牛奶或等量乳制品摄入,补充含维生素C的猕猴桃、草莓等水果促进胶原形成。牵引期间每2小时进行健侧下肢蹬腿练习,拆除牵引后逐步开展水中行走训练。护理重点包括保持会阴部清洁干燥、检查牵引装置有效性、预防坠积性肺炎等并发症,发现牵引肢体苍白或剧痛需立即就医。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推荐阅读

相关文章
专业医生团队提供
免费就医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