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肌梗死急救措施
心肌梗死可通过心肺复苏、药物溶栓、介入手术等方式急救。心肌梗死通常由冠状动脉粥样硬化、血栓形成等原因引起。
1、心肺复苏:心肌梗死患者出现心跳骤停时,立即进行心肺复苏。施救者将手掌根部置于患者胸骨中下段,双手交叉,垂直向下按压,深度5-6厘米,频率100-120次/分钟。每按压30次后,进行2次人工呼吸,直至患者恢复自主呼吸或急救人员到达。
2、药物溶栓:心肌梗死确诊后,尽早使用溶栓药物。阿替普酶静脉注射,剂量为15mg负荷量,随后0.75mg/kg维持30分钟,最大剂量100mg。替奈普酶静脉注射,单次剂量30-50mg。瑞替普酶静脉注射,10单位,间隔30分钟重复一次。
3、介入手术:心肌梗死患者需尽快进行冠状动脉介入治疗。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通过导管在狭窄或闭塞的冠状动脉内植入支架,恢复血流。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通过取患者自身血管,在冠状动脉狭窄或闭塞处建立旁路,改善心肌供血。
4、氧疗:心肌梗死患者需立即给予高流量吸氧。使用鼻导管或面罩吸氧,氧流量4-6L/分钟,维持血氧饱和度在95%以上。持续监测患者生命体征,及时调整氧疗方案。
5、疼痛控制:心肌梗死患者常伴有剧烈胸痛,需使用镇痛药物。吗啡静脉注射,剂量2-4mg,必要时每5-15分钟重复一次,总量不超过15mg。硝酸甘油舌下含服,剂量0.3-0.6mg,每5分钟重复一次,直至疼痛缓解或收缩压低于90mmHg。
心肌梗死患者急救后需注意饮食调理,建议低盐低脂饮食,每日食盐摄入量不超过5g,脂肪摄入量不超过总热量的30%。适量运动有助于康复,可从散步开始,逐渐增加运动量,每周至少进行150分钟中等强度有氧运动。定期随访监测血压、血脂、血糖等指标,遵医嘱服药,预防复发。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推荐阅读
专业医生团队提供
免费就医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