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病程
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病程通常分为免疫耐受期、免疫清除期、低复制期和再活动期四个阶段。不同阶段的临床表现、病毒复制水平及肝脏损伤程度存在差异,需通过肝功能检测、乙肝病毒DNA定量及肝脏影像学等检查综合评估。
免疫耐受期患者多无明显症状,肝功能指标基本正常,但乙肝病毒DNA载量较高,肝脏组织学检查可能显示轻度炎症或纤维化。此阶段传染性较强,但抗病毒治疗应答率较低,通常建议定期监测而非立即干预。免疫清除期表现为肝功能异常,转氨酶水平升高,乙肝病毒DNA载量波动下降,部分患者出现乏力、食欲减退、黄疸等症状。此阶段是抗病毒治疗的关键窗口期,及时干预可显著降低肝硬化风险。低复制期又称非活动携带状态,乙肝病毒DNA检测不到或低水平,肝功能持续正常,肝脏炎症缓解,但表面抗原仍阳性,仍有潜在传染性。再活动期指病毒再次复制活跃,肝功能异常复发,常见于免疫力下降或药物影响等情况,需重新启动抗病毒治疗以防止疾病进展。
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患者需严格戒酒,避免使用肝毒性药物,保持规律作息。建议每3-6个月复查肝功能、乙肝病毒DNA及甲胎蛋白,每年进行肝脏超声或弹性成像检查。合并肝硬化者应增加胃镜检查筛查食管胃底静脉曲张。接种甲肝疫苗可预防重叠感染,家庭成员需检测乙肝抗体并补种疫苗。饮食以高蛋白、低脂、富含维生素的食物为主,如鱼类、豆制品、西蓝花等,控制腌制食品摄入。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推荐阅读
4.87万次播放
4.93万次播放
5.01万次播放
4.89万次播放
4.53万次播放
相关文章
专业医生团队提供
免费就医指导
热门问题
- 1 乳腺导管病变4a严重吗
- 2 蜂子蛰了怎么办
- 3 脑出血有哪些后遗症
- 4 刷酸要隔几天可以刷一次
- 5 木瓜的功效与作用点
- 6 有利于乳房结节的运动
- 7 儿童中暑怎么办
- 8 甲醛轻度中毒能自愈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