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高热惊厥的特点
小儿高热惊厥是儿童在发热时出现的短暂性意识丧失和抽搐现象,通常与体温快速升高有关,多数情况下不会对大脑造成永久性损伤。处理时需保持冷静,将患儿侧卧避免窒息,及时降温并就医。高热惊厥多见于6个月至5岁儿童,可能与神经系统发育不完善、遗传因素、感染等有关。
1、高热惊厥的典型表现是患儿在发热过程中突然出现全身性或局部性抽搐,伴随意识丧失,持续时间通常不超过5分钟。抽搐停止后,患儿可能会感到疲倦或嗜睡,但很快恢复正常。这种惊厥通常与体温快速升高有关,尤其是体温超过38.5℃时更容易发生。
2、高热惊厥的原因主要与儿童神经系统发育不完善有关。在体温快速升高时,大脑神经元兴奋性增加,容易引发异常放电,导致抽搐。遗传因素也可能起到一定作用,如果父母或兄弟姐妹中有高热惊厥病史,儿童发生惊厥的风险会更高。感染性疾病如呼吸道感染、中耳炎等也可能诱发高热惊厥。
3、处理高热惊厥时,家长应保持冷静,将患儿侧卧,避免口腔分泌物或呕吐物阻塞呼吸道。不要强行按压患儿的四肢或试图撬开嘴巴,以免造成伤害。同时,可以使用物理降温方法,如用温水擦拭身体或使用退热贴,帮助降低体温。如果惊厥持续时间超过5分钟或反复发作,应立即就医。
4、预防高热惊厥的关键是及时控制发热。当儿童出现发热时,家长应密切监测体温,并在医生指导下使用退热药物,如对乙酰氨基酚或布洛芬。同时,注意保持室内空气流通,避免过度包裹患儿,以免体温进一步升高。对于有高热惊厥病史的儿童,家长应随身携带退热药物,并在发热早期及时使用。
5、尽管大多数高热惊厥不会对儿童健康造成长期影响,但家长仍需警惕潜在的风险。如果惊厥持续时间过长、发作频繁或伴随其他异常症状,如呕吐、头痛、意识模糊等,应及时就医,排除脑炎、脑膜炎等严重疾病的可能性。医生可能会建议进行脑电图、血液检查等进一步评估。
小儿高热惊厥虽然常见且多数情况下无害,但家长仍需掌握正确的处理方法,并在必要时及时就医。通过及时控制发热、避免诱发因素,可以有效减少高热惊厥的发生,保障儿童的健康成长。对于有高热惊厥病史的儿童,家长应加强监测,并在医生指导下采取预防措施,确保儿童安全度过发热期。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推荐阅读


相关文章
专业医生团队提供
免费就医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