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复禾健康百科 > 养生保健 > 亚健康 > 正文

秋季6大经典养肺润肠粥

发布时间: 2023-11-13 16:23

用手机扫描二维码在手机上继续观看

手机查看

秋季干燥,早晚温差大,养肺润肠是保健养生的重点。如何利用饮食进行润肠养肺呢?给大家推荐六款经典粥品,一起跟小编来看看吧。

第一,宜食猪肝粥:配制:粳米250克,猪肝60克,加水适量,共煮成粥。猪肝粥具有补血明目、养肝健脾的作用,适合贫血头眩、目疾、肝病等患者食用。

第二,宜食菠菜粥:配制:菠菜500克,粳米200克,猪油25克,精盐5克,味精3克,胡椒粉2克,加水适量,共煮成粥。菠菜粥具有养血止血、敛阴润燥、通利肠胃的作用,适合平时血虚肠枯而致大便秘结,尤其是老年慢性便秘、习惯性便秘以及痔疮便血、小便不利、高血压引起头晕等患者食用。

第三,宜食红枣粥:配制:粳米250克,红枣60个,加水适量,共煮成粥。红枣粥具有补中益气、养血安神的作用,适合贫血、慢性消化不良、神经衰弱、失眠等患者食用。

第四,宜食黑米党参粥:配制:党参、白茯苓各15克,生姜块5克,黑米100克,冰糖60克,加水适量,共煮成粥。黑米党参粥具有补中益气、健脾养目的作用,适合气虚体弱、脾胃虚弱、全身倦怠无力、食欲不振、大便稀薄等患者食用。

第五,宜食菊花粥:配制:粳米250克,干品杭白菊15克,加水适量,共煮成粥。菊花粥具有清热解毒的作用,适合头眩、目疾、高血压、皮肤疮痈等患者食用。

第六,宜食萝卜粳米粥:配制:白萝卜250克,粳米100克,生姜丝8克,猪油25克,精盐3克,加水适量,共煮成粥。萝卜粳米粥具有消食利气,宽中止渴的作用,适合因素食肥甘、厚味较多而消化力较弱的患者食用。

免责声明:本页面信息为第三方发布或内容转载,仅出于信息传递目的,其作者观点、内容描述及原创度、真实性、完整性、时效性本平台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涉及用药、治疗等问题需谨遵医嘱!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如有作品内容、知识产权或其它问题,请发邮件至suggest@fh21.com及时联系我们处理!
看病要趁早,不等待 不排队,全国知名专家 在线挂号
扫描左侧二维码,关注微信号:复禾健康,求医更省时更省心

相关推荐

最新发布

秋季养生 宜养肺不宜食肺
秋季养生 宜养肺不宜食肺
“秋不食肺”是医圣张仲景主张的养生之道,意思是人在秋季不宜食用动物的肺脏,五行中肺属金而肝属木,秋季本身肺气较旺,如再贪食肺脏,就会导致肺气过旺而加重对肝的伤害,出现胁肋疼痛、腹胀、乏力、心情低落等症状,甚至使既往肝炎加重或复发。秋季...[详细]
2023-11-15 14:07
秋季养好肺 冬季不生病!
秋季养好肺 冬季不生病!
现在正是季节转换,稍不注意就会身体不适。而在秋天尤其要注意养肺,因为呼吸系统的慢性疾病易在这个季节复发。如果能坚持做一些肺部保健操,再结合养生调理,到了冬天也不易生病。常笑宣肺专家说,养肺的方法多种多样,“笑”可能是最“便宜”且有效的...[详细]
2024-02-27 09:06
秋季宜食养肺果蔬
秋季宜食养肺果蔬
秋季气候干燥,人体极易受燥邪侵袭损伤肺,出现皮脸干裂,口干咽燥、咳嗽少痰等各种秋燥病症。而秋季大量上市的许多新鲜水果和蔬菜,富含人体所需的多种营养物质,不仅具有滋阴养肺、润燥生津之功效,而且能治疗与肺有关的疾病,是秋季养生保健的最佳食...[详细]
2023-11-16 12:13
春季最适宜男人的五款经典养肝粥
春季最适宜男人的五款经典养肝粥
1、菊花粥菊花15克,粳米100克。菊花洗净,粳米淘洗干净。菊花、粳米放锅中,加适量清水,加盖,旺火煮沸,文火熬至成粥即可。该粥散风热、清肝火、降血压。适用于头晕、头痛、目赤、疔疮肿毒、原发性高血压等。2、梅花粥取白梅花5克,粳米80...[详细]
2023-11-16 08:48
祛暑清热粥 滋阴养肺好处多
祛暑清热粥 滋阴养肺好处多
酷暑要护肺,就要吃粥,尤其是吃早餐之前,或乾脆以米粥作早餐。这是因为,五脏中肺属金,而穀物属土,按五行生化的规律,土能生金。小编给大家推荐几款清热祛暑、滋阴养肺的粥品。冬瓜粥将冬瓜500克去皮除瓤,切成小块,粳米100克洗净。少许熟火...[详细]
2023-11-13 05:38
秋季吃什么养肝养肾
秋季吃什么养肝养肾
秋季可以吃一些具有补益肝肾作用的食物和药物来达到养肝、养肾的目的。食物方面包括豆类、坚果等;药物方面则有枸杞子、桑葚子、女贞子等。一、食物1.豆类:如黄豆、黑豆、红豆等,其中含有丰富的蛋白质以及多种矿物质元素,适当食用有助于滋阴明目、...[详细]
2024-01-19 13:23
秋季如何护肤 早睡早起养肺润燥
秋季如何护肤 早睡早起养肺润燥
秋季养生应养肺,中医认为皮肤为肺的外围屏障,秋燥最易伤皮。秋季皮肤的养护首先要补充水分,多洗温水浴,浴后抹些护肤品。洗澡按摩有利于促进血液循环,使肺和皮肤气血流畅,皮肤充满活力,从而润肤益肺。秋燥津液易伤,引起咽、鼻、唇干燥及干咳、声...[详细]
2023-11-15 10:48
陈皮海带粥通便润肠效果杠杠的
陈皮海带粥通便润肠效果杠杠的
很多人都有过便秘的情况,便秘虽是小病,但真的拉不出来还真是难受。那吃什么东西通便润肠好呢?其实,陈皮海带粥的通便润肠效果就很好。下面,小编为大家介绍陈皮海带粥的做法,大家一起来学习吧!陈皮1-2片,海带100克,粳米100克。1、先将...[详细]
2023-11-14 07:33
好喝的粥养生好粥
好喝的粥养生好粥
养生粥可以通过合理搭配食材,既美味又营养,适合女性日常保健。好喝的养生粥主要有银耳莲子粥、红豆薏米粥、黑米红枣粥、山药枸杞粥、南瓜小米粥等。一、银耳莲子粥银耳富含植物胶质,有助于滋润肌肤,莲子具有安神作用,适合睡眠质量较差的女性。将银...[详细]
2025-07-01 12:20
秋季感冒怎么治疗?感冒怎么养?
秋季感冒怎么治疗?感冒怎么养?
如今夏季的暑热逐渐退去,秋季的干燥凉爽悄悄来临,如果您是容易感冒的人,那么在这样的季节交替的时候,一定要注意预防感冒的发生。如果不小心感冒了怎么办呢?小编给大家介绍几种防治感冒的方法。一般的感冒不是很严重,一个星期左右就会自愈,只要好...[详细]
2023-11-13 10:02
小肚子变大是什么病
小肚子变大可能与生理性因素或病理性因素有关,常见原因有肥胖、妊娠、腹水、卵巢囊肿、子宫肌瘤等。建议及时就医检查,明确病因后针对性治疗。1、肥胖长期高热量饮食或缺乏运动可能导致腹部脂肪堆积,表现为小腹膨隆但触感柔软。可通过调整饮食结构、...[详细]
2025-09-14 13:50
小肚子变大是啥原因
小肚子变大可能与饮食过量、缺乏运动、胃肠胀气、腹水、子宫肌瘤等因素有关。腹部脂肪堆积、消化系统功能紊乱、妇科疾病或腹腔积液等均可能导致腹部膨隆,需结合具体症状判断。1、饮食过量长期高热量饮食或暴饮暴食会导致脂肪在腹部堆积。过多摄入精制...[详细]
2025-09-14 13:12
小肚子变大什么情况
小肚子变大可能与饮食过量、缺乏运动、激素变化、胃肠胀气或妇科疾病等因素有关。常见原因主要有体重增加、腹型肥胖、便秘、妊娠、子宫肌瘤、卵巢囊肿等。1、体重增加长期摄入高热量食物且运动不足会导致脂肪堆积,腹部脂肪增多会使小肚子明显凸起。建...[详细]
2025-09-14 12:34
小肚越来越大什么是什么病
小腹逐渐增大可能与肥胖、腹胀、妇科疾病、泌尿系统疾病或肿瘤等健康问题有关。常见原因包括内脏脂肪堆积、盆腔炎、子宫肌瘤、卵巢囊肿、前列腺增生、结肠胀气等,需结合伴随症状综合判断。1、内脏脂肪堆积长期久坐、高糖高脂饮食会导致内脏脂肪沉积,...[详细]
2025-09-14 11:56
小肚下坠是什么原因引起的
小腹下坠感可能由盆腔炎、子宫脱垂、泌尿系统感染、肠易激综合征、卵巢囊肿等原因引起。该症状通常与生殖系统疾病、泌尿系统异常或胃肠功能紊乱有关,需结合具体伴随症状判断病因。1、盆腔炎盆腔炎是女性常见生殖系统感染,多由淋病奈瑟菌或衣原体等病...[详细]
2025-09-14 11:18
小肚孑坠胀是什么原因
小肚子坠胀可能与盆腔炎、肠易激综合征、尿路感染、卵巢囊肿、子宫内膜异位症等因素有关。该症状通常由炎症、器官病变或功能紊乱引起,表现为下腹压迫感、隐痛或胀痛,可能伴随排尿异常、月经不调等。1、盆腔炎盆腔炎多由细菌上行感染导致,常见症状为...[详细]
2025-09-14 10:41
小肚变大是怎么回事怎么办
小肚变大可能与饮食过量、缺乏运动、激素变化、胃肠胀气、腹水等原因有关,可通过调整饮食、增加运动、药物治疗、穿刺引流、手术治疗等方式改善。建议及时就医明确病因,在医生指导下针对性干预。1、饮食过量长期高热量饮食导致脂肪堆积是常见原因。过...[详细]
2025-09-14 10:03
小肚变大了怎么办
小肚变大了可通过调整饮食、增加运动、改善生活习惯、控制压力和就医检查等方式改善。小肚变大通常由饮食过量、缺乏运动、代谢减慢、激素失调和疾病等因素引起。1、调整饮食减少高热量、高脂肪和高糖食物的摄入,增加蔬菜水果和全谷物的比例。避免暴饮...[详细]
2025-09-14 09:25
小肚变大的原因分析
小肚变大的原因主要有腹型肥胖、胃肠胀气、妊娠、腹水、盆腔肿瘤等。长期久坐、高糖高脂饮食、激素水平变化或疾病因素均可能导致腹部脂肪堆积或体积增大。1、腹型肥胖内脏脂肪堆积是成年人群小腹突出的常见原因。长期缺乏运动配合过量热量摄入,会使脂...[详细]
2025-09-14 08:47
小便坠胀感是怎么回事
小便坠胀感是怎么回事
小便坠胀感可能由尿路感染、前列腺炎、膀胱过度活动症、泌尿系统结石、盆腔肌肉紧张等原因引起,可通过抗感染治疗、药物缓解、生活方式调整等方式改善。建议及时就医明确病因,避免延误病情。1、尿路感染细菌侵入尿道或膀胱可能导致尿频尿急伴坠胀感,...[详细]
2025-09-14 08: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