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复禾健康百科 > 养生保健 > 中医养生 > 正文

中医教您保健茶+穴位按摩缓解胸闷

发布时间: 2023-11-20 05:09

用手机扫描二维码在手机上继续观看

手机查看

现在已入深冬,冬季不少人出现胸闷气短、或是胸痛等症状,专家指出冬天是心血管疾病的高发期,因心肌梗塞而猝死的的人数比例也较夏天高3倍。所以冬季不要忘了养心,通过日常的保健茶饮,以及穴位按摩就能简单预防,同时加强心脏机能。

中医师表示,除了原本就有心律不整、心悸胸闷等心血管疾病的患者之外,高血脂、高血压患者、或是一般人也要多加小心,可藉由喝茶饮来促进血液循环,例如喝添加党参、当归、葛根、麦冬、丹参等中药材的茶饮,可活血降血压。另外,也可按压内关穴、膻中穴来缓解胸闷胸痛等症状。

喝茶饮

以下茶饮做法皆相同,将全部材料分为4份,每次取1份加250c.c.沸水冲泡,焖约5分钟后,待香味一出,即可代茶饮用,4份茶饮于2天内喝完。若经常排软便或易腹泻者,以下茶饮再加葛根3钱,容易便秘者则再加决明子3钱。

葛根强心茶

适用对象:一般人。

材料:当归1.5钱,党参3钱,葛根3钱,麦冬3钱,丹参2钱。

功效:当归活血;党参补中益气;葛根可发汗解热、降血压;麦冬清热养阴、润肺养胃;丹参活血祛瘀、凉血清心。

百合川七茶

适用对象:心律不整、心跳过慢、虚弱无力、头晕嗜睡等阳气虚弱者。

材料:百合3钱,川七1.5钱,茯苓3钱,黄耆3钱,东洋参1.5钱。

功效:百合安神;川七止痛;茯苓利水袪湿;黄耆补中益气;东洋参补元气、补益肺脾。

玉竹甘草茶

适用对象:心悸胸闷、口干、失眠、大便干结及小便短少等火热体质者。

材料:炙甘草5钱,玉竹5钱,川芎1.5钱,柏子仁5钱,磨碎决明子2钱。

功效:炙甘草健脾理气;玉竹滋阴生津;川芎活血袪瘀;柏子仁可软便;磨碎决明子润肠通便。

免责声明:本页面信息为第三方发布或内容转载,仅出于信息传递目的,其作者观点、内容描述及原创度、真实性、完整性、时效性本平台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涉及用药、治疗等问题需谨遵医嘱!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如有作品内容、知识产权或其它问题,请发邮件至suggest@fh21.com及时联系我们处理!
看病要趁早,不等待 不排队,全国知名专家 在线挂号
扫描左侧二维码,关注微信号:复禾健康,求医更省时更省心

相关推荐

最新发布

缓解便秘,中医教您按摩法
缓解便秘,中医教您按摩法
便秘使得毒素在体内堆积,让人难受。因此缓解便秘很重要。不少人一便秘就盲目吃药,以图一泄了之,结果反而加重症状。专家指出,除了通过调整饮食结构、药物治疗外,一些物理方法如运动、穴位按摩等也能促使身体循环代谢功能顺畅,加强肠胃功能,可治疗...[详细]
2023-11-15 05:05
中医教您如何缓解治疗冻疮
中医教您如何缓解治疗冻疮
冻疮,多见于儿童及妇女,自觉麻木感,遇热有瘙痒感。冻疮一旦发生,在冬天里常难快速治愈,要等天气转暖后才会逐渐愈合。相关专家介绍,防治冻疮除做好日常防护外,中医药在这方面可大显身手。每天洗手、脸、脚的间隙,轻轻揉擦皮肤至发热。轻度冻疮者...[详细]
2023-11-14 12:42
中医按摩穴位补肝肾防近视
中医按摩穴位补肝肾防近视
随着人们的生活水平提高,各种电子产品上市,这些产品在给大家带来方便的同时,也给人们的健康带来一定的威胁。如今近视眼就成为困扰人们最严重的问题,当眼前清明一片变得逐渐渺茫的时候,人们往往觉得真是苦不堪言。中医里面也有一些有效的预防近视的...[详细]
2023-11-13 11:22
中医教您科学按摩脚心可补肾壮阳
中医教您科学按摩脚心可补肾壮阳
中医认为,涌泉穴直通肾经,脚心的脚泉穴法是浊气下降的地方。经常按摩涌泉穴,可益精补肾,强身健康,防止早衰。那具体怎么做呢?下面微微健康网就来给大家介绍一下吧!寒冬来临,男性女性们纷纷寻求补肾偏方,尤其是男人更是“求知若渴”。人体到了冬...[详细]
2023-11-16 16:15
中医教您3种按摩方法巧养生
中医教您3种按摩方法巧养生
按摩是中医养生的常用方法,按摩不同的位置,会有不同的保健功效。以下3种按摩方法是中医推荐大家的,平时在家里就可以实现的养生方式,一起来看看吧。一、按摩小腹。主要是指按摩肚脐到耻骨毛际之间的部位。按摩时,靠在床头或者仰卧在床上,手掌自然...[详细]
2023-11-15 08:52
白领保健:中医教您如何缓解颈部疲劳
白领保健:中医教您如何缓解颈部疲劳
坐在办公桌前工作一天的白领一族,可以说绝大多数人颈部都存在不适感。颈部疲劳怎么办呢?中医推荐按摩的手法缓解颈部疲劳,下一起来看看如何做的。一、颈部按摩手法1、缓解颈部紧张感并涂抹按摩霜。微微向一侧歪头,手掌并拢,从耳朵下方开始,沿着颈...[详细]
2023-11-13 15:17
中医说按摩这一穴位可缓解心血管疾病
中医说按摩这一穴位可缓解心血管疾病
走在大街上,如果偶然碰见个帅哥(美女),肯定会两步一抬头、三步一回首,要是有幸能说上几句话,肯定会忍不住地脸红、心跳加速,别担心,这是正常的生理性心动过速,但“硬币也有正反面”,有生理性心动过速就有病理性心动过速,比如由高热、贫血、甲...[详细]
2024-03-05 13:31
中医穴位按摩治疗鼻炎的操作方法
中医穴位按摩治疗鼻炎的操作方法
冬季天冷,很多鼻炎患者会出现各种症状:鼻塞、打喷嚏、清水鼻涕等,冬季抗鼻炎,这里中医教大家穴位按摩法,可有效缓解鼻炎症状。下面就和小编一起来了解艾灸和穴位按摩的具体操作方法吧!艾灸抗鼻炎艾灸鼻子正上方、两眉之间的“印堂穴”:将姜片切成...[详细]
2023-11-16 15:32
中医教您如何防治痔疮
中医教您如何防治痔疮
痔疮是最为常见的痼疾之一,分外痔和内痔两种,当血管破裂发生血栓时,则有剧烈疼痛。痔疮难治疗,容易反复发作。那么中医是如何治疗痔疮的呢?一起跟小编来看看吧。在痔疮肿痛出血时,可内服槐角丸、化痔丸、舒痔丸、原方痔疮片等中成药。也可以用地榆...[详细]
2024-02-24 08:37
中医按摩养生:最适合冬季养生的穴位
中医按摩养生:最适合冬季养生的穴位
寒冷的冬季,是疾病高发季节。人们冬季如何防病养生呢?中医认为,穴位按摩,是一种很好的防病养生方法。那么应该怎么按摩?按摩哪些穴位呢?一起来看看中医的介绍。肾为先天之本,生命之根。中医认为,人体的能量和热量来源于肾。冬天气温较低,肾又喜...[详细]
2023-11-14 10:03
小肚子变大是什么病
小肚子变大可能与生理性因素或病理性因素有关,常见原因有肥胖、妊娠、腹水、卵巢囊肿、子宫肌瘤等。建议及时就医检查,明确病因后针对性治疗。1、肥胖长期高热量饮食或缺乏运动可能导致腹部脂肪堆积,表现为小腹膨隆但触感柔软。可通过调整饮食结构、...[详细]
2025-09-14 13:50
小肚子变大是啥原因
小肚子变大可能与饮食过量、缺乏运动、胃肠胀气、腹水、子宫肌瘤等因素有关。腹部脂肪堆积、消化系统功能紊乱、妇科疾病或腹腔积液等均可能导致腹部膨隆,需结合具体症状判断。1、饮食过量长期高热量饮食或暴饮暴食会导致脂肪在腹部堆积。过多摄入精制...[详细]
2025-09-14 13:12
小肚子变大什么情况
小肚子变大可能与饮食过量、缺乏运动、激素变化、胃肠胀气或妇科疾病等因素有关。常见原因主要有体重增加、腹型肥胖、便秘、妊娠、子宫肌瘤、卵巢囊肿等。1、体重增加长期摄入高热量食物且运动不足会导致脂肪堆积,腹部脂肪增多会使小肚子明显凸起。建...[详细]
2025-09-14 12:34
小肚越来越大什么是什么病
小腹逐渐增大可能与肥胖、腹胀、妇科疾病、泌尿系统疾病或肿瘤等健康问题有关。常见原因包括内脏脂肪堆积、盆腔炎、子宫肌瘤、卵巢囊肿、前列腺增生、结肠胀气等,需结合伴随症状综合判断。1、内脏脂肪堆积长期久坐、高糖高脂饮食会导致内脏脂肪沉积,...[详细]
2025-09-14 11:56
小肚下坠是什么原因引起的
小腹下坠感可能由盆腔炎、子宫脱垂、泌尿系统感染、肠易激综合征、卵巢囊肿等原因引起。该症状通常与生殖系统疾病、泌尿系统异常或胃肠功能紊乱有关,需结合具体伴随症状判断病因。1、盆腔炎盆腔炎是女性常见生殖系统感染,多由淋病奈瑟菌或衣原体等病...[详细]
2025-09-14 11:18
小肚孑坠胀是什么原因
小肚子坠胀可能与盆腔炎、肠易激综合征、尿路感染、卵巢囊肿、子宫内膜异位症等因素有关。该症状通常由炎症、器官病变或功能紊乱引起,表现为下腹压迫感、隐痛或胀痛,可能伴随排尿异常、月经不调等。1、盆腔炎盆腔炎多由细菌上行感染导致,常见症状为...[详细]
2025-09-14 10:41
小肚变大是怎么回事怎么办
小肚变大可能与饮食过量、缺乏运动、激素变化、胃肠胀气、腹水等原因有关,可通过调整饮食、增加运动、药物治疗、穿刺引流、手术治疗等方式改善。建议及时就医明确病因,在医生指导下针对性干预。1、饮食过量长期高热量饮食导致脂肪堆积是常见原因。过...[详细]
2025-09-14 10:03
小肚变大了怎么办
小肚变大了可通过调整饮食、增加运动、改善生活习惯、控制压力和就医检查等方式改善。小肚变大通常由饮食过量、缺乏运动、代谢减慢、激素失调和疾病等因素引起。1、调整饮食减少高热量、高脂肪和高糖食物的摄入,增加蔬菜水果和全谷物的比例。避免暴饮...[详细]
2025-09-14 09:25
小肚变大的原因分析
小肚变大的原因主要有腹型肥胖、胃肠胀气、妊娠、腹水、盆腔肿瘤等。长期久坐、高糖高脂饮食、激素水平变化或疾病因素均可能导致腹部脂肪堆积或体积增大。1、腹型肥胖内脏脂肪堆积是成年人群小腹突出的常见原因。长期缺乏运动配合过量热量摄入,会使脂...[详细]
2025-09-14 08:47
小便坠胀感是怎么回事
小便坠胀感是怎么回事
小便坠胀感可能由尿路感染、前列腺炎、膀胱过度活动症、泌尿系统结石、盆腔肌肉紧张等原因引起,可通过抗感染治疗、药物缓解、生活方式调整等方式改善。建议及时就医明确病因,避免延误病情。1、尿路感染细菌侵入尿道或膀胱可能导致尿频尿急伴坠胀感,...[详细]
2025-09-14 08: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