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性贫血可通过补充铁剂、维生素B12、叶酸、蛋白质及中医食疗等方式改善,主要与铁元素缺乏、造血功能异常、营养不良等因素有关。
缺铁性贫血是最常见的类型,可选用硫酸亚铁、富马酸亚铁等补铁药物。铁剂需配合维生素C促进吸收,避免与茶、咖啡同服影响效果。部分人群可能出现胃肠道不适,建议餐后服用。
恶性贫血多因维生素B12缺乏导致,需通过甲钴胺等药物补充。长期素食者或胃肠吸收功能障碍人群易缺乏,可能伴随手脚麻木、平衡障碍等神经症状。
叶酸缺乏会影响红细胞成熟,孕妇及哺乳期女性需求量大。可选用叶酸片配合绿叶蔬菜摄入,与维生素B12缺乏并存时需同步补充,避免掩盖神经损伤症状。
血红蛋白合成需要足量优质蛋白,建议每日摄入瘦肉、鱼类、蛋类等动物蛋白,搭配豆制品补充植物蛋白。严重贫血者可适当增加乳清蛋白粉等易吸收补剂。
阿胶、当归、红枣等药材可改善气血两虚,建议搭配乌鸡、猪肝等食材煲汤。湿热体质者需配伍茯苓、薏苡仁等祛湿药材,避免单独进补导致上火。
贫血女性日常需保持均衡饮食,每周摄入动物肝脏2-3次,搭配猕猴桃、柑橘等富含维生素C的水果。避免浓茶、咖啡影响铁吸收,餐后1小时再进行补铁更佳。适度进行快走、瑜伽等有氧运动可促进血液循环,但重度贫血者应避免剧烈运动。建议每3-6个月复查血常规,持续贫血超过3个月需排查消化道出血、妇科疾病等潜在病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