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经不调可通过推拿特定穴位调理,常用部位包括三阴交、关元穴、血海穴、足三里、太冲穴。
位于小腿内侧足内踝尖上3寸,胫骨内侧缘后方。此穴为肝脾肾三经交汇处,气血瘀滞型月经不调可拇指按压5分钟,配合艾灸效果更佳。实证用泻法快速重按,虚证用补法缓慢轻揉。
脐下3寸处,属任脉要穴。阳虚宫寒导致的经期推迟可用掌根顺时针揉按,每次10分钟配合神阙穴热敷。临床研究显示连续推拿2个月经周期可提升基础体温0.3-0.5℃。
屈膝时髌骨内上缘2寸处,主治血分病症。月经量少色淡者可用拇指关节从穴位向膝盖方向推擦,每日200次。实验证实刺激该穴能促进子宫内膜血管新生。
外膝眼下3寸胫骨外侧,调理脾胃生化气血。气血不足型经乱可用艾条悬灸配合指压,每次3分钟。日本学者发现该穴刺激可使促卵泡激素提升17%。
足背第1-2跖骨结合部前方凹陷处,疏肝理气要穴。情绪波动引发的月经失调可用指甲掐按至微痛,配合深呼吸。200例临床观察显示总有效率可达81.5%。
建议搭配当归生姜羊肉汤、黑豆红枣粥等温补膳食,经前一周每日快走30分钟改善盆腔血液循环。注意经期停用推拿手法,持续3个月未改善需排查多囊卵巢综合征等器质性疾病。推拿前后饮用300ml温水促进代谢,操作时保持室温26℃以上避免受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