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后调理需关注子宫恢复、营养补充、心理调适、伤口护理和适度运动五个方面。
分娩后子宫收缩是自然恢复过程,恶露排出约持续4-6周。促进恢复可进行腹部按摩,每天2次顺时针轻揉下腹;服用益母草颗粒或生化汤帮助宫缩;出现持续腹痛或大出血需立即就医。
哺乳期每日需增加500大卡热量,重点补充铁、钙和优质蛋白。推荐鲫鱼豆腐汤、猪肝菠菜粥等易吸收膳食;适量食用阿胶糕补气血;避免生冷辛辣食物影响脾胃功能。
产后激素波动可能导致情绪敏感,每天与家人沟通15分钟以上;练习腹式呼吸放松训练;出现持续情绪低落或失眠可寻求专业心理咨询,必要时在医生指导下使用抗抑郁药物。
顺产侧切或剖腹产伤口需保持干燥清洁,使用碘伏每日消毒2次;采用侧卧姿势减少伤口压迫;穿纯棉宽松内衣。出现红肿渗液需及时复查,可能需切口引流或抗生素治疗。
产后6周可开始凯格尔运动,每天3组收缩盆底肌;2个月后尝试产后瑜伽改善体态;避免过早进行跑跳类运动。运动时出现眩晕或出血应停止并咨询
产后饮食建议少食多餐,增加小米粥、红枣枸杞茶等温补食物;每天保证8杯温水促进代谢;哺乳期继续服用孕期维生素。适当散步促进血液循环,从每天10分钟逐步增加。保持会阴部清洁,恶露期间每2小时更换卫生巾。注意观察体温变化,超过38℃可能提示感染需就医。建立规律作息时间,与婴儿同步休息有助于体力恢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