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性贫血可通过动物肝脏、红肉、深色蔬菜等富含铁元素的食物改善,关键营养包括血红素铁、维生素C、叶酸、蛋白质和维生素B12。
动物性食物中的血红素铁吸收率高达15%-35%,猪肝每100克含铁22.6毫克,鸭血含铁30.5毫克,建议每周摄入2-3次。搭配青椒炒猪肝或鸭血粉丝汤可提升铁利用率,避免与浓茶咖啡同食影响吸收。
维生素C能将三价铁转化为易吸收的二价铁,鲜枣每100克含243毫克维生素C,猕猴桃含62毫克。餐后食用柑橘类水果或凉拌菠菜时挤入柠檬汁,可使铁吸收率提升2-3倍。
叶酸缺乏会导致巨幼细胞性贫血,芦笋每100克含190微克叶酸,鸡肝含1172微克。备孕期女性每日需400微克,可食用蒜蓉芦笋或五香鸡肝,高温烹调时加盖减少叶酸流失。
血红蛋白合成需要足量蛋白质,鸡蛋含6.5克/100克优质蛋白,牛肉为20.2克。推荐早餐吃水煮蛋搭配牛奶,午餐选用番茄炖牛腩,植物蛋白可选择豆腐等豆制品。
长期素食者易缺乏维生素B12引发恶性贫血,蛤蜊含28.8微克/100克,瘦羊肉含2.15微克。清蒸蛤蜊或当归羊肉汤适合冬季进补,严重缺乏时需肌注甲钴胺。
贫血女性日常应保持每周3次30分钟有氧运动如快走、游泳促进血液循环,避免经期剧烈运动。烹饪使用铁锅可增加膳食铁含量,餐后1小时饮用含单宁酸的茶饮。血色素低于90g/L需就医排查子宫肌瘤等潜在疾病,药物补铁可选择琥珀酸亚铁片、多糖铁复合物胶囊配合生血宁片,血红蛋白正常后仍需继续补铁3-6个月储存在铁蛋白。经期失血量大者可服用驴胶补血颗粒,更年期女性注意监测血清铁蛋白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