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子宫内膜炎需抗生素治疗为主,伴随症状缓解措施,常见症状包括下腹痛、异常出血、发热,需根据病原体选择针对性方案。
细菌感染是主要病因,需根据药敏试验选用头孢曲松、多西环素或甲硝唑等药物,疗程通常7-14天。淋球菌或衣原体感染需联合用药,严重病例需静脉给药。治疗期间需完成全程用药,避免耐药性产生。
非甾体抗炎药如布洛芬可缓解下腹坠痛和盆腔不适,热敷腹部也能放松肌肉。持续性剧痛需排除盆腔脓肿等并发症,必要时使用曲马多等镇痛药物,但需避免掩盖病情进展。
子宫内膜充血导致经期延长或点滴出血,可短期应用炔诺酮等孕激素调节周期。大量出血需超声排除妊娠相关疾病,严重贫血患者需补充铁剂或输血支持。
体温超过38.5℃需物理降温配合对乙酰氨基酚,反复高热提示感染未控制。血常规监测白细胞变化,脓毒血症患者需住院进行广谱抗生素治疗,同时纠正电解质紊乱。
治疗期间禁止性生活及盆浴,使用纯棉透气内裤并每日更换。保持外阴清洁但避免阴道冲洗,卫生巾每2小时更换。急性期卧床休息,避免剧烈运动加重盆腔充血。
饮食需增加优质蛋白如鱼肉、鸡蛋促进组织修复,每日饮用2000ml温水加速代谢。维生素C丰富的猕猴桃、西兰花增强免疫力,避免辛辣刺激食物。恢复期可进行凯格尔运动改善盆腔血液循环,但需在症状完全消失后开始。定期复查超声确认子宫内膜恢复情况,反复发作需排查宫内节育器或慢性宫颈炎等诱因。出现寒战、呕吐或意识改变需立即急诊处理。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