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性憋不住尿可能由盆底肌松弛、尿路感染、膀胱过度活动症、妊娠压迫、神经系统病变引起。
分娩损伤或年龄增长导致盆底肌力量减弱,控尿能力下降。凯格尔运动每天3组每组15次可增强肌力,电刺激治疗通过生物反馈激活肌肉,严重者需行尿道中段悬吊术。
细菌侵入尿道引发膀胱刺激症状。左氧氟沙星连服3天杀灭病原体,三金片缓解尿频尿急,每日饮用2000ml蔓越莓汁抑制细菌黏附。尿常规确诊后需足疗程用药。
逼尿肌异常收缩产生尿急感。索利那新调节膀胱神经信号,托特罗定减少肌肉痉挛,膀胱训练逐渐延长排尿间隔至2-3小时。避免咖啡因饮料刺激膀胱。
增大的子宫压迫膀胱减少储尿量。侧卧缓解子宫压力,使用托腹带分担重量,分娩后6周内避免提重物。多数产后3个月症状自行缓解。
糖尿病或腰椎病变影响排尿神经传导。甲钴胺营养神经,间歇导排空残余尿,骶神经调节术改善信号传递。需排查原发病进行针对性治疗。
每日摄入南瓜子补充锌元素增强尿道黏膜抵抗力,游泳锻炼核心肌群改善控尿能力,穿棉质内裤保持会阴干燥。出现血尿、发热或腰痛需立即泌尿科就诊,长期漏尿可能引发皮肤糜烂或反复尿路感染。绝经后女性可局部使用雌激素软膏改善萎缩性尿道炎症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