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性贫血常见原因包括铁摄入不足、月经失血、妊娠需求增加、慢性疾病影响及消化吸收障碍。
饮食中缺乏富含铁的食物如红肉、动物肝脏或菠菜,长期素食者更易缺铁。治疗需增加高铁食物摄入,配合维生素C促进吸收,严重者可口服硫酸亚铁、葡萄糖酸亚铁等补铁剂,连续补充3-6个月。
子宫肌瘤、内膜异位或月经量过多会导致铁流失加速。需排查妇科疾病,药物治疗如口服避孕药调节周期,或使用氨甲环酸减少出血,必要时行子宫内膜切除术、子宫动脉栓塞等手术干预。
孕期血容量扩张及胎儿发育需铁量增加3倍,未及时补充易致缺铁性贫血。建议孕16周起每日补充30-60mg铁剂,同时摄入牛肉、蛋黄等食物,定期监测血红蛋白水平。
胃溃疡、痔疮长期慢性出血,或肾病、甲减等疾病影响造血功能。需治疗原发病,肾性贫血需注射促红细胞生成素,炎症性贫血需控制感染后补铁。
胃切除术后、乳糜泻或长期抑酸药使用影响铁吸收。建议改用液体铁剂,注射右旋糖酐铁,日常饮食避免浓茶咖啡影响铁吸收,增加猕猴桃、橙子等维C食物搭配。
日常可多食用鸭血、黑木耳、紫菜等补铁食材,配合快走、瑜伽等适度运动促进血液循环。注意经期避免剧烈运动,长期贫血者需每3个月复查血常规,血红蛋白低于70g/L或出现心悸、晕厥需立即就医。烹饪使用铁锅可增加膳食铁含量,红枣、枸杞等药膳可辅助调理气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