耳朵进水可通过倾斜头部单脚跳、使用棉签吸附、热敷促进蒸发等方法快速排出,避免引发中耳炎或外耳道感染。
将进水一侧耳朵朝下,单脚跳跃利用重力作用使水流出。可配合轻拉耳廓改变外耳道形状,增加排水效率。注意动作轻柔避免摔倒,儿童需成人协助完成。
选用医用脱脂棉签,沿外耳道边缘轻轻旋转吸水。切忌深入耳道以免将水推入更深部位或损伤鼓膜。棉签吸满后立即更换,重复2-3次即可。
用40℃左右热毛巾敷在耳廓处10分钟,蒸汽能加速水分蒸发。温度不宜过高避免烫伤,热敷后及时擦干残留水渍。此法特别适合游泳后耳道持续潮湿的情况。
调至最低档暖风,距离耳朵30厘米以上吹拂1分钟。保持风机不断移动防止局部过热,儿童使用时需调低风速。注意不可将风直接灌入耳道。
将1-2滴浓度70%的医用酒精滴入耳道,酒精与水混合后能降低表面张力促进流出。酒精挥发时会带走水分,但鼓膜穿孔或耳部炎症者禁用此法。
日常可多食用富含维生素A的胡萝卜、菠菜增强耳部黏膜抵抗力,游泳时佩戴专业耳塞预防进水。若出现耳鸣、疼痛或持续堵塞感超过24小时,需及时耳鼻喉科就诊排除真菌感染。洗澡后及时用毛巾擦干耳廓褶皱处,避免用尖锐物品掏耳破坏耳道自洁功能。选择硅胶材质耳塞更贴合耳道,潜水时建议使用定制耳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