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性血虚可能由遗传因素、营养不良、慢性失血、内分泌失调、疾病消耗等原因引起。
部分女性存在先天性气血不足的体质,表现为自幼面色苍白、畏寒乏力。中医认为这类体质与肾精亏虚相关,可通过阿胶固元膏调理,当归、熟地黄等药材配伍的膏方连续服用3个月可见效。西医建议检测血清铁蛋白,遗传性贫血需长期补充琥珀酸亚铁片。
节食减肥或偏食导致铁、叶酸、维生素B12摄入不足,影响血红蛋白合成。建议每日摄入动物肝脏50g或血制品100g,搭配猕猴桃补充维生素C促进铁吸收。严重者需服用蛋白琥珀酸铁口服液,配合驴胶补血颗粒调理3-6个月。
月经量超过80ml/周期、子宫肌瘤等妇科问题会造成持续性失血。宫腔镜检查明确病因后,黏膜下肌瘤可选择超声消融术,肌壁间肌瘤5cm以上建议腹腔镜剔除。中药选用三七粉冲服,配合针灸三阴交穴位改善子宫供血。
多囊卵巢综合征等疾病导致雌激素异常,子宫内膜增生脱落不规则。西医采用炔雌醇环丙孕酮片调节周期,中医推荐四物汤加味方剂。监测基础体温曲线,卵泡期增加黑豆、枸杞等植物雌激素食物。
甲状腺功能亢进、消化道肿瘤等消耗性疾病加速红细胞破坏。甲亢患者需服用甲巯咪唑控制代谢,配合生脉饮改善心悸。胃癌筛查建议做胃镜,肿瘤相关贫血需注射重组人促红素注射液。
血虚女性日常应保证牛肉、菠菜、黑木耳等高铁食物摄入,经期后连续一周饮用桂圆红枣茶。每周3次30分钟快走促进骨髓造血,睡眠忌超过23点以免耗伤阴血。长期贫血伴头晕目眩需排查再生障碍性贫血等重症,血红蛋白低于70g/L考虑输血治疗。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