肾功能衰退能否恢复取决于病因和损伤程度,急性肾损伤可能完全恢复,慢性肾损伤则需延缓进展,治疗方法包括控制基础疾病、药物干预、饮食调整、透析支持和手术治疗。
急性肾功能衰退多由脱水、感染或药物毒性引起,及时治疗可逆转;慢性衰退常因高血压、糖尿病导致肾单位不可逆损伤。需通过血肌酐、尿蛋白检测明确类型,急性期静脉补液、停用肾毒性药物是关键。
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如贝那普利可降低肾小球内压,SGLT2抑制剂如恩格列净减少蛋白尿,促红细胞生成素纠正肾性贫血。联合用药需监测血钾和肾功能,避免加重负担。
当肾小球滤过率低于15ml/min时需肾脏替代治疗,血液透析每周3次清除毒素,腹膜透析利用腹膜每日交换液体,两者均为等待肾移植的过渡方案。早期透析可改善生存质量。
终末期肾病患者可选择活体亲属供肾或遗体供肾移植,术后需终身服用免疫抑制剂如他克莫司。匹配成功的移植肾5年存活率达80%,是最彻底的恢复方式。
每日饮水量控制在1500-2000ml避免水肿,低盐<3g/天、低磷<800mg/天饮食减轻肾脏负荷。有氧运动如步行每周150分钟改善代谢,但需避免剧烈运动引发横纹肌溶解。
肾功能衰退患者需长期监测血压和血糖,每日记录尿量变化。优质蛋白摄入以鸡蛋、鱼肉为主,避免豆制品加重氮质血症。定期复查肾小球滤过率和电解质,及时调整治疗方案。戒烟限酒,保持BMI在18.5-24之间,睡眠充足减少氧化应激损伤。合并痛风者需将血尿酸控制在300μmol/L以下,避免尿酸结晶进一步损害肾小管。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