痛经可通过热敷、药物干预、饮食调节、运动舒缓及心理调适缓解。
下腹受凉会加剧子宫收缩疼痛,使用40℃左右热水袋或暖宝宝热敷小腹15分钟,促进盆腔血液循环。中医推荐艾草热敷包,含艾叶、红花等成分,每日2次能温经散寒。经期避免接触冷水,洗澡水温控制在38℃为宜。
布洛芬等非甾体抗炎药需在疼痛初期服用,每次200-400mg间隔6小时一次;中成药如元胡止痛片含延胡索碱,每日3次每次4片。严重痛经可短期使用短效避孕药如优思明抑制排卵,需遵医嘱。
经期每日饮用300ml红糖姜茶,生姜素能抑制前列腺素合成。增加三文鱼、核桃等富含ω-3脂肪酸食物,减少红肉摄入。菠菜猪肝汤补充铁和维生素B6,缓解子宫平滑肌痉挛。
经期第二天起做猫式瑜伽,跪姿拱背能放松腰骶肌肉。每天20分钟快走促进内啡肽分泌,游泳需选择恒温泳池。避免卷腹、深蹲等压迫腹腔的运动。
焦虑情绪会降低疼痛阈值,正念呼吸法每天练习3次,每次5分钟。薰衣草精油香薰能调节自主神经,经前一周开始每晚足浴加入10滴精油。建立月经日记记录疼痛规律,提前采取预防措施。
经期保持每天摄入1.5升温水,适量食用温性水果如桂圆、樱桃。凯格尔运动在非经期每天50次增强盆底肌,经期选择慢速骑自行车等低强度有氧。疼痛持续72小时以上或伴随大量血块需排查子宫内膜异位症,妇科检查建议选择经期结束后3-7天进行。长期痛经者需检测血清CA125和妇科超声,排除器质性疾病后可采用低频电刺激疗法改善血液循环。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