增加经期血量的饮食调理需谨慎,过量出血可能提示内分泌失调或妇科疾病,建议优先排查病理因素后,再通过铁元素食物、维生素C补充、活血食材、优质蛋白及温补类食物适度调节。
缺铁性贫血会减少子宫内膜供氧导致经量过少,动物肝脏每100克含铁22.6毫克,蛤蜊含28毫克,红肉如牛肉含3.3毫克。建议经前一周每周食用2次猪肝炒菠菜,或每日摄入50克牛肉搭配维生素C果汁促进吸收。月经量持续低于20毫升需就医排查子宫粘连。
维生素C增强铁吸收率3倍以上,鲜枣每100克含243毫克,猕猴桃含62毫克,草莓含47毫克。经期每天食用200克草莓或2个猕猴桃,可配合高铁食物。长期经量过少需检查激素六项,排除多囊卵巢综合征。
中医认为适量红花每日3克泡茶、藏红花每次5根、山楂鲜品30克煮水能促进盆腔血液循环。连续饮用不超过3天,经量增多立即停用。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禁用,可能加重痛经。
血红蛋白合成需要蛋白质支持,三文鱼含17克/100克,鸡蛋含13克/100克,黑豆含36克/100克。经期每日保证1个鸡蛋+100克鱼肉,配合深绿色蔬菜。甲状腺功能减退也会导致经量减少,需TSH检查。
桂圆干每日10粒、红枣5颗炖汤、生姜红糖水姜片10克+红糖15克可改善宫寒型经少。连服3天无效需B超检查子宫内膜厚度,正常增殖期内膜应达8-12毫米。
饮食调节期间建议配合快走、瑜伽等温和运动改善盆腔血流,避免剧烈运动加重失血。日常可饮用玫瑰枸杞茶玫瑰花5朵+枸杞10粒,经期忌食冰品、咖啡因饮料。若调整饮食后经量仍少于5片卫生巾/周期,或出现大血块、经期超过10天,需立即妇科就诊排查子宫肌瘤、黄体功能不足等病症。记录基础体温和月经周期有助于医生判断排卵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