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复禾健康百科 > 养生保健 > 亚健康 > 正文

自助餐吃够本伤健康 怎样把自助餐吃得健康

发布时间: 2023-11-13 11:02

用手机扫描二维码在手机上继续观看

手机查看

饮食要多样,餐前先喝汤,多吃蔬菜和水果,海鲜肉类不多尝,饮料酒水要选对,粗粮薯类莫下堂。这是吃自助餐时需要注意的几个事项。很多人都觉得吃自助要吃回本就要多吃,殊不知这样很容易损伤健康。那么自助餐应该怎么吃呢?

1、摒弃“吃够本”的思想

许多人吃自助餐时,会抱着“吃够本”的思想,甚至有人提出“敞开造,可劲造”、“扶墙进,扶墙出”的经典口号。这一现象在食量大、胃口好的年轻人中较为多见。

这样做看似占了便宜,实际上会给身体带来诸多隐患。一方面食量的突然增大会大大增加肠胃的负担,可能导致呕吐、腹泻、急性肠胃炎、胰腺炎;另一方面过量饮食会带来食盐、油脂、能量的过量摄入,不利于身体健康。

2、海鲜要适可而止

有些消费者吃自助餐,目光紧盯海鲜区,蔬菜、水果几乎看都不看一眼。海鲜固然美味,蛋白含量高,价格也适当高一些,但吃得太多,对身体没有好处。

蛋白质摄入太多会给肾脏带来负担;随着环境污染的日益加剧,重金属污染已是海鲜、鱼类中普遍存在的问题;再者,海鲜是各种微生物容易滋生、繁殖的良好“培养基”,而且自助餐提供的食物都是露置在空气当中的,温度控制不当,很容易受到致病菌的侵袭,很多朋友钟情的刺身更是容易腐败变质。因此,海鲜要适可而止。

3、高热量食物浅尝辄止

许多人对牛排、猪扒、培根、奥尔良烤翅等西方食物非常喜爱,摄入量也会大一些。而这一食物都具有相同的特点:高脂肪、高蛋白、高热量,维生素和矿物质含量低,摄入后难消化,胃部排空时间长。如果在一餐中所占比例太大,非常不利于肠胃健康和热量控制,因此,这类食物应浅尝辄止。

免责声明:本页面信息为第三方发布或内容转载,仅出于信息传递目的,其作者观点、内容描述及原创度、真实性、完整性、时效性本平台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涉及用药、治疗等问题需谨遵医嘱!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如有作品内容、知识产权或其它问题,请发邮件至suggest@fh21.com及时联系我们处理!
看病要趁早,不等待 不排队,全国知名专家 在线挂号
扫描左侧二维码,关注微信号:复禾健康,求医更省时更省心

相关推荐

最新发布

吃自助餐小窍门
吃自助餐小窍门
现在大家吃自助餐的时机越来越多。有的人追求“扶墙进、扶墙出”,可有的人却忧愁吃一点就饱。其实,吃自助餐也有技巧,下面小编就为大家介绍吃自助餐的敲门,让大家吃得安心。自助餐受欢迎的缘由,在于食物款式繁复,并且个人挑选的自主性高。其实,假...[详细]
2023-11-16 07:09
过食冰西瓜伤脾胃损健康
过食冰西瓜伤脾胃损健康
夏季天气炎热,西瓜就成了很多人吃水果的首先。不少人尤其喜欢把西瓜放入冰箱中冷冻后再拿出来吃。冰西瓜吃起来口感更凉更爽,但不宜多吃,吃太多冰西瓜会给身体带来一定的伤害,严重者致人患病。食用冰西瓜,容易引起咽炎或牙疼。西瓜性寒味甜,在低温...[详细]
2023-11-13 05:46
情绪关键词 哪种最伤健康
情绪关键词 哪种最伤健康
嫉妒嫉妒是人类最有杀伤力、最痛苦、也最难以控制的情绪。男人嫉妒的典型表现是别人对其所爱女人的染指,而女人的嫉妒则是感情背叛而带来的疑心。专家说,情绪是一种复杂的充满恐惧、压力和愤怒的感情。醋意大发的时候,人们往往会血压升高,心率加快,...[详细]
2025-02-04 19:39
食物怎么吃最健康
食物怎么吃最健康
健康饮食的关键在于均衡搭配与科学烹饪方式,主要有控制总量、多样化选择、减少精加工、合理烹调、定时定量五个原则。一、控制总量每日摄入总热量需匹配个体活动量,成年女性建议每日1800-2200千卡。避免过量进食导致胃肠负担,每餐七分饱为宜...[详细]
2025-07-26 08:47
年底了怎么吃才健康?
年底了怎么吃才健康?
每年临近年底,人们各种应酬、聚会等大吃的机会增加,如果控制不住瞎吃一气,很可能让您体重难以控制不断飙升。那么年底怎么吃才健康呢?聚餐时不妨遵循以下2个原则:1、尽量放慢吃的速度,让饱足感信息有时间传递到大脑,准备停筷。2、控制夹菜的种...[详细]
2024-02-18 10:02
如何吃午餐最健康
如何吃午餐最健康
白领的午餐一般都是以自带、外卖盒饭、各种快餐或者餐厅拼餐这四种方式为主,这四种方式可能存在哪些营养方面的缺失?如何让白领人士在忙碌工作的同时,也能吃上有营养的午餐?回答这个问题,先要分析一下几种午餐方式的利弊所在,然后才能提出可行方案...[详细]
2024-04-16 11:34
健康早餐吃什么最好
健康早餐应包含优质蛋白质、复合碳水化合物、膳食纤维及适量健康脂肪,推荐搭配全谷物主食、高蛋白食物、新鲜蔬果和乳制品。主要有燕麦片配鸡蛋和牛油果、全麦面包搭配酸奶和坚果、杂粮粥佐以清炒时蔬、希腊酸奶混合莓果与奇亚籽、红薯配水煮鸡胸肉和西...[详细]
2025-06-17 08:09
解析亚健康与健康的标准
解析亚健康与健康的标准
医学心理学研究表明,心理疲劳是由长期的精神紧张、压力过大、反复的心理刺激及复杂的恶劣情绪逐渐影响而形成的,如果得不到及时疏导化解,长年累月,在心理上会造成心理障碍、心理失控甚至心理危机,在精神上会造成精神萎靡、精神恍惚甚至精神失常,引...[详细]
2024-04-03 11:59
健康或亚健康 看您的脸就知道
健康或亚健康 看您的脸就知道
有医学家说,70%的健康问题脸上都有体现。黑眼圈、嘴唇干裂未必是睡眠不足或缺乏水分引起的。想了解身体是否“被”亚健康?看看您的脸就知道,快来看看吧。1、黑眼圈一早起来,发现眼睛四周黯沉、眼圈发黑?小心了!这可能是血液中沉积太多废物的缘...[详细]
2024-05-04 12:54
亚健康人群如何调理 亚健康吃什么
亚健康人群如何调理 亚健康吃什么
随着”亚健康“的迅猛传递,亚健康已成为现代人的一大通病。随着亚健康人群队伍不断壮大,如何调理亚健康成为现代人较为关注的问题。那么,亚健康人群如何调理,亚健康吃什么?均衡营养合理膳食理想的食谱首先要保证营养均衡,像糖、蛋白质、脂类、矿物...[详细]
2023-11-14 16:28
小肚子变大是什么病
小肚子变大可能与生理性因素或病理性因素有关,常见原因有肥胖、妊娠、腹水、卵巢囊肿、子宫肌瘤等。建议及时就医检查,明确病因后针对性治疗。1、肥胖长期高热量饮食或缺乏运动可能导致腹部脂肪堆积,表现为小腹膨隆但触感柔软。可通过调整饮食结构、...[详细]
2025-09-14 13:50
小肚子变大是啥原因
小肚子变大可能与饮食过量、缺乏运动、胃肠胀气、腹水、子宫肌瘤等因素有关。腹部脂肪堆积、消化系统功能紊乱、妇科疾病或腹腔积液等均可能导致腹部膨隆,需结合具体症状判断。1、饮食过量长期高热量饮食或暴饮暴食会导致脂肪在腹部堆积。过多摄入精制...[详细]
2025-09-14 13:12
小肚子变大什么情况
小肚子变大可能与饮食过量、缺乏运动、激素变化、胃肠胀气或妇科疾病等因素有关。常见原因主要有体重增加、腹型肥胖、便秘、妊娠、子宫肌瘤、卵巢囊肿等。1、体重增加长期摄入高热量食物且运动不足会导致脂肪堆积,腹部脂肪增多会使小肚子明显凸起。建...[详细]
2025-09-14 12:34
小肚越来越大什么是什么病
小腹逐渐增大可能与肥胖、腹胀、妇科疾病、泌尿系统疾病或肿瘤等健康问题有关。常见原因包括内脏脂肪堆积、盆腔炎、子宫肌瘤、卵巢囊肿、前列腺增生、结肠胀气等,需结合伴随症状综合判断。1、内脏脂肪堆积长期久坐、高糖高脂饮食会导致内脏脂肪沉积,...[详细]
2025-09-14 11:56
小肚下坠是什么原因引起的
小腹下坠感可能由盆腔炎、子宫脱垂、泌尿系统感染、肠易激综合征、卵巢囊肿等原因引起。该症状通常与生殖系统疾病、泌尿系统异常或胃肠功能紊乱有关,需结合具体伴随症状判断病因。1、盆腔炎盆腔炎是女性常见生殖系统感染,多由淋病奈瑟菌或衣原体等病...[详细]
2025-09-14 11:18
小肚孑坠胀是什么原因
小肚子坠胀可能与盆腔炎、肠易激综合征、尿路感染、卵巢囊肿、子宫内膜异位症等因素有关。该症状通常由炎症、器官病变或功能紊乱引起,表现为下腹压迫感、隐痛或胀痛,可能伴随排尿异常、月经不调等。1、盆腔炎盆腔炎多由细菌上行感染导致,常见症状为...[详细]
2025-09-14 10:41
小肚变大是怎么回事怎么办
小肚变大可能与饮食过量、缺乏运动、激素变化、胃肠胀气、腹水等原因有关,可通过调整饮食、增加运动、药物治疗、穿刺引流、手术治疗等方式改善。建议及时就医明确病因,在医生指导下针对性干预。1、饮食过量长期高热量饮食导致脂肪堆积是常见原因。过...[详细]
2025-09-14 10:03
小肚变大了怎么办
小肚变大了可通过调整饮食、增加运动、改善生活习惯、控制压力和就医检查等方式改善。小肚变大通常由饮食过量、缺乏运动、代谢减慢、激素失调和疾病等因素引起。1、调整饮食减少高热量、高脂肪和高糖食物的摄入,增加蔬菜水果和全谷物的比例。避免暴饮...[详细]
2025-09-14 09:25
小肚变大的原因分析
小肚变大的原因主要有腹型肥胖、胃肠胀气、妊娠、腹水、盆腔肿瘤等。长期久坐、高糖高脂饮食、激素水平变化或疾病因素均可能导致腹部脂肪堆积或体积增大。1、腹型肥胖内脏脂肪堆积是成年人群小腹突出的常见原因。长期缺乏运动配合过量热量摄入,会使脂...[详细]
2025-09-14 08:47
小便坠胀感是怎么回事
小便坠胀感是怎么回事
小便坠胀感可能由尿路感染、前列腺炎、膀胱过度活动症、泌尿系统结石、盆腔肌肉紧张等原因引起,可通过抗感染治疗、药物缓解、生活方式调整等方式改善。建议及时就医明确病因,避免延误病情。1、尿路感染细菌侵入尿道或膀胱可能导致尿频尿急伴坠胀感,...[详细]
2025-09-14 08: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