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性更年期适当补充钙片有助于预防骨质疏松,但需结合个体情况选择。钙片补充需考虑吸收率、维生素D协同、饮食钙摄入、运动刺激及激素水平变化等因素。
碳酸钙需胃酸参与吸收,随年龄增长胃酸分泌减少可能影响效果,建议随餐服用;柠檬酸钙对胃酸依赖小但含钙量较低,适合胃酸缺乏者。氨基酸螯合钙吸收率较高但价格偏贵,可根据经济条件选择。
维生素D3能促进肠道钙吸收,缺乏时补钙效率下降50%以上。更年期女性每日需补充800-1000IU,可通过检测血清25羟维生素D水平调整剂量。户外日照不足者应优先选择含维D的复合钙剂。
每日膳食钙摄入低于400毫克时需补充制剂。300毫升牛奶约含300毫克钙,50克豆腐干含200毫克钙,均衡饮食者可减少钙片用量。高草酸蔬菜如菠菜需焯水后食用,避免影响钙吸收。
负重运动能刺激成骨细胞活性,快走、跳舞等每周3次每次30分钟可提升骨密度2%-3%。游泳等非负重运动对骨骼刺激较弱,需配合抗阻训练增强补钙效果。
雌激素下降导致破骨细胞活跃度增加,单纯补钙难以完全抵消骨流失。围绝经期女性骨量每年流失1%-3%,激素治疗需在医生指导下与钙剂联合使用,定期进行骨密度检测。
建议每日钙摄入总量不超过2000毫克,过量可能增加肾结石风险。补钙期间避免与铁剂同服,间隔2小时以上。增加富含镁的坚果、维生素K的绿叶菜摄入有助于钙沉积。持续腰背疼痛或身高缩短超过3厘米时需就医排查骨质疏松性骨折。保持适度日晒,控制咖啡因摄入,戒烟限酒可全面提升骨骼健康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