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胎主要针对妊娠期出现先兆流产、习惯性流产或高危妊娠等情况,需根据胚胎发育状态、母体健康状况及具体风险因素综合评估。
妊娠28周前出现阴道流血、下腹坠痛等症状时需保胎。常见原因包括黄体功能不足、胚胎染色体异常或子宫畸形。治疗以补充孕激素为主,如地屈孕酮片、黄体酮注射液,配合卧床休息。若出血持续或B超显示胚胎停育,需及时终止妊娠。
连续3次及以上自然流产需系统保胎。病因涉及抗磷脂抗体综合征、甲状腺功能异常等免疫代谢问题。治疗包括低分子肝素抗凝、阿司匹林口服,严重者需进行宫颈环扎术。孕前需完成TORCH筛查和染色体检查。
高龄孕妇、多胎妊娠或合并糖尿病高血压时需预防性保胎。监测重点为子宫动脉血流和胎盘功能,必要时使用盐酸利托君抑制宫缩。妊娠期糖尿病患者需严格控糖,血压偏高者需服用拉贝洛尔。
孕中期无痛性宫口扩张需紧急保胎。典型表现为羊膜囊膨出,需在14-18周进行预防性宫颈环扎术。术后禁止剧烈运动,使用阴道孕酮栓辅助治疗,每两周监测宫颈长度变化。
腹部撞击或跌倒后出现宫缩需评估保胎。轻者通过硫酸镁静脉滴注抑制宫缩,重者合并胎盘早剥需立即剖宫产。日常避免提重物,乘车需系安全带,突发腹痛需平卧并急诊就诊。
保胎期间建议每日摄入30g优质蛋白,如鸡蛋、鱼肉,补充维生素E和叶酸。避免久坐久站,可进行凯格尔运动增强盆底肌力量。保持会阴清洁,每2小时更换护垫,出血量多于月经或出现组织物排出需保留标本送检。妊娠20周后建议使用托腹带减轻腹部压力,睡眠时采取左侧卧位改善胎盘供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