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性经期健康需关注生理变化与科学护理,主要涉及周期管理、疼痛缓解、卫生防护、饮食调节和心理调适五个方面。
正常月经周期为21-35天,经期持续2-7天。周期异常可能与内分泌失调、多囊卵巢综合征等因素有关。建议记录月经起止时间,使用经期管理APP辅助监测。突发周期紊乱超过3个月需就医排查卵巢功能或甲状腺问题。
原发性痛经可通过热敷下腹部、服用布洛芬等前列腺素抑制剂缓解。继发性痛经可能由子宫内膜异位症引起,表现为进行性加重疼痛。瑜伽猫式、膝胸卧位等动作能放松盆底肌肉,严重疼痛需超声检查排除器质病变。
每2-4小时更换卫生巾,流量大时选择夜用加长型。棉质内裤每日更换,避免使用含香氛的卫生产品。经期游泳建议使用卫生棉条,但需注意8小时内取出。出现瘙痒、异味需警惕细菌性阴道炎。
补充含铁食物如动物肝脏、菠菜预防贫血。生姜红糖水可改善宫寒体质,但糖尿病患者慎用。限制咖啡因摄入减少乳房胀痛,适量黑巧克力帮助缓解焦虑情绪。经期避免生冷海鲜以防子宫收缩加剧。
经前激素波动可能引发易怒、抑郁等情绪症状。正念冥想和腹式呼吸能稳定自主神经功能。保持7小时睡眠有助于调节血清素水平,严重经前烦躁需心理咨询或短期服用逍遥丸等疏肝解郁类药物。
经期保健需建立长期健康管理意识。日常坚持凯格尔运动增强盆底肌力,非经期每周3次有氧运动改善血液循环。建议每年妇科体检包括HPV筛查和盆腔超声,40岁以上女性增加激素水平检测。经期免疫力下降期间避免阴道冲洗,同房需使用避孕套预防感染。建立月经健康档案有助于早期发现多囊卵巢、子宫肌瘤等潜在问题,特殊职业女性如运动员、潜水员需定制个性化周期管理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