催奶可通过饮食调理、哺乳方式调整、情绪管理、穴位按摩及中药辅助等方式实现。常见催奶食物包括鲫鱼汤、猪蹄黄豆汤、黑芝麻糊等。
优质蛋白质和汤水是促进乳汁分泌的关键。鲫鱼汤富含优质蛋白和水分,能改善乳汁质量;猪蹄黄豆汤中的胶原蛋白可增加乳汁黏稠度;黑芝麻糊含亚油酸和钙质,适合作为加餐。每日需保证2000毫升饮水量,避免韭菜、山楂等可能回奶的食物。
按需哺乳能有效刺激泌乳反射,建议每2-3小时哺乳一次,双侧乳房交替喂养。哺乳前热敷乳房5分钟可促进血液循环,哺乳后排空残余乳汁能维持泌乳量。夜间哺乳时催乳素分泌更旺盛,需保持规律喂养节奏。
焦虑情绪会抑制催乳素分泌。可通过音乐疗法、深呼吸练习缓解压力,保证每日7小时睡眠。家人应主动分担育儿事务,避免产妇过度劳累。产后抑郁倾向者需及时寻求心理干预。
膻中穴两乳头连线中点和乳根穴乳房下缘是常用催乳穴位。用指腹顺时针轻揉每个穴位3-5分钟,每日2次。配合从乳房基底部向乳头方向的环形按摩,能疏通乳腺导管。按摩前需涂抹橄榄油减少皮肤摩擦。
通草、王不留行等中药可配伍使用,常见方剂有通乳丹、下乳涌泉散。需在中医师指导下辨证用药,气血虚弱型适用当归、黄芪;肝郁气滞型适合柴胡、青皮。服用期间观察乳汁量和婴儿大便情况。
哺乳期建议保持均衡饮食,每日摄入瘦肉150克、鸡蛋1个、牛奶500毫升,搭配新鲜绿叶蔬菜。适量食用木瓜、无花果等促泌乳水果。避免剧烈运动导致乳酸堆积,可选择产后瑜伽或散步。注意乳房清洁,哺乳前后用温水擦拭,发现硬块及时热敷处理。持续乳汁不足时需排查甲状腺功能异常等病理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