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年女性预防骨质疏松需从钙质补充、激素调节、运动干预、定期筛查、生活方式改善五方面入手。
钙流失是骨质疏松主因,每日需摄入1000-1200mg钙。乳制品如牛奶200ml含钙240mg,深绿色蔬菜如芥蓝每100g含钙128mg,豆制品中北豆腐含钙量达138mg/100g。建议分次补充,搭配维生素D3促进吸收,避免与咖啡、浓茶同食影响效果。
绝经后雌激素下降加速骨量流失。植物雌激素如大豆异黄酮每日摄入50mg可缓解症状,必要时需在医生指导下采用激素替代疗法。雷洛昔芬等选择性雌激素受体调节剂能降低椎体骨折风险36%,但需监测血栓风险。
每周3次30分钟负重运动可增加骨密度1%-3%。快走时足部承受体重1.5倍冲击力,爬楼梯时膝关节负荷达体重3倍,哑铃训练选用2-3kg重量进行深蹲、弓步等动作。游泳虽对关节友好但缺乏重力刺激,需配合陆上训练。
45岁后建议每年进行双能X线骨密度检查,T值低于-1.5需启动药物干预。阿仑膦酸钠每周70mg可降低髋部骨折风险50%,唑来膦酸每年静脉输注1次适合服药依从性差者,特立帕肽需每日皮下注射但能刺激新骨形成。
每日酒精超过15g会抑制成骨细胞,吸烟者骨折风险增加29%。长期使用质子泵抑制剂需补钙,糖皮质激素用药超3个月应配合抗骨松治疗。居家移除地毯等绊倒隐患,浴室安装防滑垫可降低跌倒所致脆性骨折概率。
预防骨质疏松需建立长期管理方案,每日摄入300ml脱脂奶搭配500g深色蔬菜,进行太极或瑜伽改善平衡力,晴天暴露四肢晒太阳20分钟合成维生素D。体重过轻者BMI需维持在18.5以上,夜间睡眠保证7小时以维持正常的骨代谢节律。出现不明原因腰背疼痛或身高缩短3cm以上应及时进行椎体影像学检查。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