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性月经期不建议同房,可能增加感染风险、引发不适、影响经血排出、导致子宫内膜异位、加重盆腔充血。
月经期宫颈口微开,细菌易上行感染,诱发阴道炎或盆腔炎。需使用避孕套降低风险,事后用温水清洁外阴,避免使用洗液破坏酸碱平衡。出现瘙痒、异味需就医,常用药物包括甲硝唑栓、克霉唑阴道片、氟康唑胶囊。
经期盆腔充血敏感,性刺激可能加剧腹痛或腰酸。建议选择非插入式亲密行为,热敷下腹部缓解痉挛,布洛芬等止痛药可短期使用。子宫内膜脱落期间同房可能引发子宫收缩痛,避免压迫腹部体位。
性活动可能改变宫腔压力,导致经血逆流至输卵管。长期如此会增加子宫内膜异位症概率。同房后出现经血骤停或大量血块需警惕,超声检查可排除宫腔粘连,必要时采用黄体酮调节周期。
经血污染易滋生细菌,需立即更换卫生棉条或月经杯。选择硅胶材质避孕套减少摩擦,避免经血量多时进行。床品铺设一次性护理垫,事后30分钟内排尿冲刷尿道。
激素波动导致性欲差异明显,部分女性经期性欲增强但实际耐受度下降。伴侣需充分沟通尊重意愿,可通过按摩、亲吻等方式替代。焦虑情绪可尝试香薰疗法,薰衣草或洋甘菊精油有助放松。
经期饮食宜补充高铁食物如动物肝脏、菠菜,搭配维生素C促进吸收;避免生冷辛辣刺激子宫收缩。适度快走或瑜伽可改善盆腔血液循环,但禁止游泳或剧烈运动。每日清洗外阴1-2次,选择纯棉透气内裤并2小时更换卫生巾。出现持续发热、异常分泌物或严重痛经需妇科检查,排除器质性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