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眼圈可通过调整作息、局部护理、医美手段、对症治疗及中医调理改善。
长期熬夜导致眼周血液循环不畅是黑眼圈主因。保证每天7-8小时睡眠,避免睡前使用电子设备。午间闭目休息15分钟,配合热敷促进代谢。建议22:30前入睡,建立固定生物钟。
选择含咖啡因或维生素K的眼霜,早晚用无名指轻拍吸收。冷敷可收缩血管,用冷藏茶包或金属勺子敷眼周5分钟。避免用力揉眼,卸妆时用棉片轻柔按压。
顽固性黑眼圈可考虑激光治疗如调Q激光、射频紧致或自体脂肪填充。需经专业医师评估类型:血管型适合脉冲染料激光,色素型推荐皮秒激光。每次治疗间隔4-6周。
贫血引起的需补充铁剂和维生素B12,过敏性鼻炎患者使用鼻喷激素。慢性肝病患者需保肝治疗,甲状腺功能异常者应调节激素水平。药物需在医生指导下使用。
肾虚型可用六味地黄丸,血瘀型推荐桃红四物汤。艾灸攒竹穴、太阳穴改善循环,耳穴贴压选取肾、肝、内分泌等反射区。体质调理需持续2-3个月见效。
饮食多摄入富含维生素C的猕猴桃、橙子,补充铁元素的红枣、动物肝脏。有氧运动如慢跑每周3次加速代谢,瑜伽下犬式促进面部血液循环。避免高盐饮食引发水肿,日间佩戴防UV400太阳镜减少色素沉积。长期使用含烟酰胺的护肤品可预防复发,枕具选择乳胶材质减轻眼周压迫。过敏性体质者需定期除螨,经期女性注意补血养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