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行药物流产可能导致大出血、感染甚至不孕,必须立即停止用药并就医处理。正确处理方式包括紧急就医评估、药物中和治疗、清宫手术、感染防控、心理干预。
出现阴道大量出血、剧烈腹痛或发热时需拨打急救电话。医疗机构会通过超声检查确认妊娠组织残留情况,检测血常规和凝血功能,静脉补液维持生命体征稳定。延误治疗可能引发失血性休克或败血症。
医生可能使用缩宫素促进子宫收缩止血,米非司酮拮抗剂中和残留药物,配合止血芳酸等凝血药物。需严格遵医嘱完成3-5天抗感染治疗,常用头孢曲松联合甲硝唑静脉滴注,禁止自行调整剂量。
妊娠残留超过15mm需行负压吸引术,宫腔镜指导下清除更安全。术后需卧床24小时观察出血,每月复查HCG直至正常。特殊情况下可能需子宫动脉栓塞术控制出血,多次清宫可能损伤子宫内膜。
体温超过38℃提示感染风险,需做细菌培养针对性用药。保持外阴清洁每日碘伏消毒,禁止盆浴和性生活1个月。出现脓性分泌物需进行宫腔分泌物培养,严重盆腔感染可能需腹腔镜引流。
流产后抑郁发生率高达40%,建议接受专业心理咨询。参加互助小组缓解愧疚情绪,伴侣需共同参与心理疏导。医疗机构可提供避孕指导,至少间隔6个月再备孕,避免重复流产伤害。
恢复期每日补充铁剂和维生素C促进造血,鲫鱼汤、猪肝等含铁食物每周食用3次。禁止剧烈运动1个月,可进行腹式呼吸训练促进子宫复位。观察月经复潮情况,持续闭经需检查宫腔粘连。所有避孕药具需经医生确认安全性,避免重复发生意外妊娠。出现头晕乏力等贫血症状时,血红蛋白低于70g/L需输血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