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理气血的常用药材包括当归、黄芪、党参、熟地黄、阿胶等。
当归具有补血活血、调经止痛的功效,常用于血虚萎黄、月经不调等症状。治疗时可配伍白芍、川芎增强效果,如四物汤。日常可用当归10克与鸡肉炖汤,或制成当归红枣茶饮用。注意阴虚火旺者慎用,避免与降血压药物同服。
黄芪补气升阳、益卫固表,适用于气虚乏力、自汗等症状。临床常与白术、防风配伍组成玉屏风散。食疗可用黄芪30克与枸杞炖乌鸡,或黄芪切片泡水代茶饮。实证及阴虚阳亢者忌用,服用期间忌食萝卜。
党参健脾益肺、养血生津,多用于脾肺虚弱、气血不足。治疗配伍白术、茯苓增强补气效果。可取党参15克与山药、排骨同炖,或研磨成粉加入粥中。外感发热时禁用,不宜与藜芦同用。
熟地黄滋阴补血、益精填髓,主治肝肾阴虚、血虚萎黄。常与山茱萸、山药组成六味地黄丸。食疗可用熟地黄20克与黑豆煮粥,或配伍枸杞泡酒。脾虚湿盛者慎用,避免与萝卜、葱蒜同食。
阿胶补血止血、滋阴润燥,适用于血虚眩晕、崩漏等症状。多与核桃、黑芝麻制成固元膏服用。日常可取阿胶5克烊化后加入热牛奶,或与黄酒蒸服。消化不良者应减量,感冒期间暂停使用。
调理气血需药材配伍与生活方式结合。饮食建议多摄入猪肝、菠菜、红枣等补血食材,搭配适量有氧运动促进气血运行。日常避免熬夜,可按摩足三里、血海等穴位。使用药材前应辨证施治,慢性病患者需在医师指导下服用,出现不适及时停用并就医。特殊人群如孕妇、儿童用药需格外谨慎,长期服用建议定期复查血常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