补气血效果显著的中药材包括当归、黄芪、阿胶,具体效果与体质相关。
当归性温味甘,被誉为“血中圣药”,主要补血活血。含挥发油、阿魏酸等成分,促进骨髓造血功能,改善血虚引起的面色萎黄、月经量少。建议搭配乌鸡炖汤或制成当归粉冲服,每日用量5-10克。血热体质者需配伍生地以中和温性。
黄芪补气功效突出,多糖成分增强免疫力,扩张外周血管改善微循环。适用于气短乏力、自汗等症状。可切片15克沸水冲泡代茶,或与枸杞、红枣同煮。实证发热者忌用,长期服用需监测血压变化。
驴皮熬制的阿胶富含胶原蛋白,通过赖氨酸促进血红蛋白合成。对失血性贫血、产后虚弱效果显著。烊化后加入黑芝麻、核桃制成固元膏,每日10克。脾胃虚弱者需搭配陈皮助消化,经期避免服用。
党参性平,补脾肺之气且生津,适合气血两虚兼口干者。含党参皂苷可调节红细胞代谢,建议30克与瘦肉同炖,或磨粉加入粥中。服用期间忌食萝卜以免降低药效,糖尿病患需控制用量。
熟地黄滋肾填精,通过调控EPO激素促进造血。改善潮热盗汗等更年期气血不足症状。九蒸九晒后每日6-12克煎服,常与山茱萸配伍。痰湿体质需搭配茯苓,便溏者慎用。
气血双补需配合适量有氧运动如八段锦,饮食可多选猪肝、菠菜、樱桃等高铁食物。经期后连续服用阿胶5-7天,冬季进补搭配羊肉温补效果更佳。服用中药材期间观察排便及舌苔变化,建议每两周调整一次配伍比例。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