恶露持续时间可通过颜色、气味、排出量、伴随症状及子宫恢复情况综合判断,正常持续4-6周,异常需警惕感染或宫腔残留。
产后最初3-4天为鲜红色血性恶露,之后转为淡红色浆液恶露,10天后逐渐变为白色恶露。若血性恶露持续超过2周或反复出现鲜红色,可能提示子宫复旧不良或胎盘残留,需超声检查确认,必要时行清宫术或服用益母草颗粒、缩宫素鼻喷雾促进宫缩。
正常恶露带有血腥味但无恶臭。若出现腐臭味伴发热,可能为产褥感染,需就医进行分泌物培养,抗生素治疗可选择头孢曲松、甲硝唑静脉滴注,配合高锰酸钾坐浴每日2次,每次15分钟。
产后24小时内恶露量约500ml属正常,后期逐渐减少。每小时浸透整张卫生巾持续3小时以上,或突然大量出血需紧急处理,可能存在宫颈裂伤或凝血障碍,需缝合止血或输注凝血因子。
正常恶露排出时可有轻微腹痛。若出现剧烈下腹痛、38℃以上高热、寒战,需排查子宫内膜炎或盆腔脓肿,超声引导下穿刺引流联合抗生素治疗是常用方案。
产后子宫每天下降1-2横指,6周恢复孕前大小。若恶露持续且子宫底位置偏高、质软,提示复旧延迟,可按摩宫底配合电刺激治疗,口服产妇安颗粒或生化汤调理。
恶露期间建议多食用猪肝、菠菜等富铁食物,避免辛辣刺激;每日进行凯格尔运动增强盆底肌;保持会阴清洁,每2-3小时更换卫生巾,42天内禁止性生活。异常恶露可能引发贫血、败血症等严重并发症,若出现发热、大出血或恶露持续超过8周,必须立即就医进行宫腔镜检查或诊断性刮宫,同时需排查妊娠滋养细胞疾病等罕见病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