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复禾健康百科 > 养生保健 > 生活技巧 > 正文

秋冬要谨防心脑血管疾病

发布时间: 2023-11-16 13:43

用手机扫描二维码在手机上继续观看

手机查看

心脑血管疾病虽然是老年人的常见病,秋冬季节是心脑血管疾病的高发期。近年来,心脑血管疾病呈现“年轻化”趋势。所以在这心脑血管疾病高发的秋冬季节,人人都应该关注自己的心脑血管健康,预防心脑血管疾病。

秋冬季节易频发

寒暖渐变,常常不易立即感觉和体验到,且秋季的寒暖又常反复,寒而复暖,暖后又寒,使人防不胜防,秋季感冒受寒一般较为普遍,但真正应防范的是心脑血管疾病。为何心脑血管疾病在秋冬季节频频逞凶?主要有三方面原因:一、秋冬季节,天气寒冷,血管收缩变细,容易引起心脑供血不足;二、秋冬季节天气干燥,呼吸会消耗大量水分,加上日常补水不足,导致血液黏稠度过高,进而使血液流通不畅,可能致使血管堵塞;三、秋冬季节,室内外温差较大,血管的剧烈收缩容易使得血管壁上附着的斑块脱落。斑块随血液流到狭窄的地方就容易堵塞血管。

除此之外,心脑血管疾病还具有“四高三低”的特征,“四高”即高患病率、高致残率、高死亡率、高复发率;“三低”即低知晓率、低控制率、低治愈率。从以上内容来看,秋冬季节心脑血管疾病的确可怕,但并非不能防患。在日常生活中,人们若能在衣食住行方面多加注意,就有助于度过这个高危期。

五类人群须谨防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一些疾病的发病率正在逐渐呈现低龄化趋势。很多人觉得心脑血管疾病是中老年人的事情,仗着自己年轻就不管不顾,拿健康作为资本,对心脑血管疾病的预防意识不强。

心脑血管病发病是多种危险因素相互作用和累加的结果。越来越多的研究证明,几种危险因素中度升高时心血管病发病的危险超过单独一种危险因素高度升高造成的危险。研究表明,生活方式、饮食习惯、血压、血脂、血糖、胆固醇和其他主要危险因素和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生危险直接相关。例如胆固醇水平与冠心病显著相关,随着血压水平的升高,心脑血管病危险进一步增高,如同时合并吸烟,该危险将成倍增加。现在的年轻人,尤其是进入社会参加工作的人,因为工作压力大,运动量低,平时吃喝的应酬增多,生活质量虽然得到改善和提高,但是相应地却影响了身体的健康。如果不注意日常保健,其实也很容易患上心脑血管疾病。

免责声明:本页面信息为第三方发布或内容转载,仅出于信息传递目的,其作者观点、内容描述及原创度、真实性、完整性、时效性本平台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涉及用药、治疗等问题需谨遵医嘱!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如有作品内容、知识产权或其它问题,请发邮件至suggest@fh21.com及时联系我们处理!
看病要趁早,不等待 不排队,全国知名专家 在线挂号
扫描左侧二维码,关注微信号:复禾健康,求医更省时更省心

相关推荐

最新发布

白领女性要谨防甲亢
白领女性要谨防甲亢
生活中,为什么有些人容易出现“甲亢”呢?这不仅仅与个人饮食相关,还与自身的压力、心理素质有关。那么,哪些人群比较容易患上“甲亢”呢?下面小编带您具体了解”甲亢“的病因以及防治”甲亢“的最好方法。甲亢“钟情”于年轻女性,尤其是白领女性。...[详细]
2025-01-11 15:21
秋冬掉头发多正常吗
秋冬掉头发多正常吗
秋冬季节掉发增多属于正常生理现象,主要与气候干燥、头皮代谢变化、营养摄入不足、激素水平波动及护理不当等因素有关。1、气候干燥:秋冬空气湿度降低会导致头皮水分流失,角质层脆弱易断裂。干燥环境下毛囊收缩加快,生长期毛发提前进入休止期,表现...[详细]
2025-06-17 14:07
谨防性交后的疼痛感
谨防性交后的疼痛感
提起性交痛,多数人以为只是女性的感受。实在在临床上,男性在性生活中感受到多种原因的疼痛,也十分常见。男性性交痛,通常有性交中的阴茎头或包皮刺痛、射精时的腹股沟绞痛、射精后的会阴及腰骶部酸痛,以及射精后排尿时尿道灼痛等几种。这么多种疼痛...[详细]
2023-11-13 15:39
女人秋冬怕冷怎么调理
女人秋冬怕冷怎么调理
女性秋冬怕冷可通过饮食调理、运动锻炼、穴位按摩、改善生活习惯、中医调理等方式缓解。手脚冰凉多与气血不足、阳虚体质、血液循环差、激素水平变化、缺乏运动等因素有关。1、饮食调理:增加温补类食物摄入,如羊肉、桂圆、红枣等富含铁元素的食物可促...[详细]
2025-05-21 16:32
秋冬吃什么对脾胃好
秋冬吃什么对脾胃好
进入秋季,天气逐渐转凉,人体的新陈代谢也会随之减慢。此时,脾胃功能尤为重要,因此在饮食上应特别注意调养。以下是一些适合秋冬季节食用的食物,有助于保护和调理脾胃。1.红枣:红枣具有补中益气、健脾开胃的功效。它富含维生素C、蛋白质、糖类等...[详细]
2023-11-15 07:46
秋冬季掉发严重正常吗
秋冬季掉发增多属于正常生理现象,主要与气候干燥、头皮油脂分泌减少、紫外线减弱、毛囊代谢周期变化及生活习惯调整有关。1、气候干燥:秋冬空气湿度降低会导致头皮水分流失加速,角质层屏障功能减弱。干燥环境下发丝更脆弱易断,同时静电现象增加会加...[详细]
2025-06-01 16:10
女性秋冬进补吃什么最好
女性秋冬进补需注重温补气血、滋阴润燥,推荐阿胶、红枣枸杞汤、当归生姜羊肉汤、黑芝麻核桃粥、银耳莲子羹五类食疗方案。1、阿胶:阿胶含胶原蛋白和铁元素,适合气血两虚导致的畏寒乏力。传统做法将阿胶块与黄酒烊化后加入黑芝麻、核桃仁制成固元膏,...[详细]
2025-05-14 14:53
清明谨防“春天病” 贫血者不宜登山
清明谨防“春天病” 贫血者不宜登山
清明节是对亲人寄托哀思的传统节日,是一次宣泄哀伤的机会,有利于消除不良情绪,同时也利于心理健康。但是贫血者都不要逞强登山,清明谨防“春天病”,下面看看专家的解答吧!在清明之际体内肝气最旺盛,如果肝气过旺,则会对脾胃产生不良影响,妨碍食...[详细]
2023-11-22 15:08
快餐的坏处 谨防快餐综合征
快餐的坏处 谨防快餐综合征
快餐,已经成为现代办公楼里许多上班族的“热门食品”。但是,快餐营养很不足,长期吃快餐坏处多。专家提醒,长期吃快餐当心患上“快餐综合征”。大城市的上班族、公司白领,由于工作紧张,经常就近吃快餐。这样吃一段时间后,他们便会觉得食不甘味,整...[详细]
2024-01-19 12:43
秋冬吃火锅要注意什么?
秋冬吃火锅要注意什么?
每当天气变冷,大家都喜欢去吃火锅,但是又担心会上火。那么吃火锅要注意什么呢?怎样吃才更健康呢?一起跟小编来看看秋冬吃火锅要注意什么吧。1、多些蔬菜火锅佐料不仅有肉、鱼及动物内脏等食物,还必须放入较多的蔬菜。蔬菜含大量维生素及叶绿素,其...[详细]
2024-02-26 13:35
坐着感觉腰部两侧酸胀
坐着感觉腰部两侧酸胀
坐着感觉腰部两侧酸胀可能与腰肌劳损、腰椎间盘突出、泌尿系统疾病等因素有关,通常表现为持续性酸胀、活动受限等症状。建议避免久坐,适当活动腰部,若症状持续或加重需及时就医检查。腰肌劳损是常见诱因,长时间保持坐姿导致腰部肌肉紧张缺血,乳酸堆...[详细]
2025-11-27 10:03
坐一会腰两侧酸痛
坐一会腰两侧酸痛
坐一会腰两侧酸痛可能与腰肌劳损、腰椎间盘突出、泌尿系统疾病等因素有关,通常表现为腰部酸胀、活动受限等症状。建议及时就医检查,明确病因后遵医嘱治疗。腰肌劳损是久坐后腰两侧酸痛的常见原因,长时间保持固定姿势会导致腰部肌肉持续紧张,局部血液...[详细]
2025-11-27 09:25
坐久了腰两侧酸痛
坐久了腰两侧酸痛
久坐后腰两侧酸痛可能与肌肉劳损、腰椎间盘突出或泌尿系统疾病有关。常见原因主要有腰肌劳损、腰椎退行性变、肾结石、盆腔炎、强直性脊柱炎等。1、腰肌劳损长时间保持坐姿会导致腰部肌肉持续紧张,局部乳酸堆积引发酸痛。表现为腰部两侧钝痛,活动后减...[详细]
2025-11-27 08:47
坐久了腰两侧不舒服
坐久了腰两侧不舒服
久坐后腰两侧不适可能与肌肉疲劳、腰椎压力增大或潜在疾病有关。常见原因包括腰肌劳损、腰椎间盘退变、泌尿系统疾病等,需结合具体症状判断。腰肌劳损是久坐人群的典型问题,长时间保持固定姿势会导致腰部肌肉持续紧张,局部血液循环受阻,乳酸堆积引发...[详细]
2025-11-27 08:09
坐久了腰两边疼怎么办
坐久了腰两边疼怎么办
久坐后腰部两侧疼痛可通过调整坐姿、热敷按摩、适度运动、药物治疗及物理治疗等方式缓解。腰部疼痛通常由肌肉劳损、腰椎间盘突出、腰肌筋膜炎、泌尿系统疾病或妇科问题等因素引起。1、调整坐姿保持腰椎自然生理曲度是预防疼痛的关键。建议选择有腰部支...[详细]
2025-11-27 07:31
坐久了腰两边酸胀
坐久了腰两边酸胀
久坐后腰两侧酸胀通常与肌肉疲劳或姿势不良有关,少数情况下可能由腰椎疾病引发。腰肌劳损和腰椎间盘突出是常见诱因,日常需加强核心肌群锻炼并调整坐姿。长时间保持固定坐姿会导致腰背部肌肉持续紧张,局部血液循环受阻引发乳酸堆积。办公族、司机等职...[详细]
2025-11-27 06:53
坐久了腰部酸胀不舒服
坐久了腰部酸胀不舒服
久坐后腰部酸胀不适多与肌肉劳损或腰椎压力增加有关,可通过调整姿势、适度活动等方式缓解。长期久坐可能诱发腰肌劳损、腰椎间盘突出等问题,需结合具体症状判断。久坐时腰椎持续承受压力,局部血液循环减慢,肌肉处于紧张状态易产生乳酸堆积。建议每3...[详细]
2025-11-27 06:15
坐久了小肚子胀气怎么回事
坐久了小肚子胀气可能与胃肠蠕动减慢、饮食不当、肠道菌群失调、慢性胃炎、肠易激综合征等因素有关。可通过调整坐姿、热敷腹部、补充益生菌、服用促胃肠动力药、心理调节等方式缓解。1、胃肠蠕动减慢久坐会导致腹腔压力增高,抑制胃肠正常蠕动。建议每...[详细]
2025-11-27 05:37
作息和饮食不规律后果
作息和饮食不规律后果
作息和饮食不规律可能导致内分泌紊乱、胃肠功能失调、免疫力下降等问题,长期可能诱发慢性疾病。作息紊乱会干扰人体生物钟,影响褪黑素和皮质醇的正常分泌,容易出现失眠、白天嗜睡、注意力不集中等情况。长期熬夜可能增加心血管疾病风险,导致皮肤暗沉...[详细]
2025-11-27 05:00
左右胸不对称怎么调整
左右胸不对称可通过调整生活习惯、穿戴合适内衣、针对性锻炼、物理治疗或手术矫正等方式改善。多数情况属于正常生理现象,少数可能与乳腺疾病、脊柱侧弯等因素有关。1、调整生活习惯避免长期单侧睡姿或单侧背包,减少对胸部的不对称压迫。哺乳期女性需...[详细]
2025-11-26 1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