败血症是一种全身感染性疾病,病人常有高热、寒战、心率加快等症状,同时还可有血小板减少的表现。败血症病人出现血小板减少的情况,考虑和感染、微循环障碍、骨髓抑制等原因相关,需积极遵医嘱进行抗感染治疗,补充血小板。
1、感染:病人体内白细胞、中性粒细胞等免疫细胞通常会被破坏,引起炎症反应,并消耗大量血小板,导致血小板减少。此时病人需积极进行抗感染治疗,可应用头孢类药物,如头孢呋辛酯、头孢克肟等,也可应用喹诺酮类药物,如左氧氟沙星、莫西沙星等,控制病情;
2、微循环障碍:微循环障碍是败血症病人常见的并发症之一,主要是由于微循环障碍导致血液无法正常回流到心脏,从而引起血小板的消耗过多,造成血小板减少。治疗上需要给病人进行吸氧治疗,改善微循环障碍的情况,可采用经皮血管腔内球囊反搏、体外膜肺氧合等方式;
3、骨髓抑制:化疗药物可破坏骨髓内的造血细胞,导致骨髓抑制,也会引起血小板减少。建议化疗后及时检测血常规,如果出现严重的骨髓抑制表现,如白细胞、中性粒细胞或血小板明显降低,需要暂时停止化疗,使用重组人粒细胞刺激因子进行治疗;
4、其他:如果病人有免疫功能紊乱、营养不良等情况,也可能引起血小板减少。免疫功能紊乱的病人通常还伴有红斑狼疮、类风湿关节炎等疾病,需要积极治疗原发病。营养不良的病人需要注意补充营养,可多食用富含蛋白质、维生素的食物,如鸡蛋、牛奶、橘子等。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