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季养生需注重防暑降温、饮食调节、作息规律、运动适度、情绪管理五个方面。
高温易导致中暑和脱水,选择透气棉麻衣物,避免正午外出。室内空调温度控制在26℃左右,定时开窗通风。突发头晕恶心时立即转移到阴凉处,补充含电解质的饮品,如淡盐水或运动饮料。
湿热天气影响消化功能,多食冬瓜、苦瓜等清热食材,少食油腻辛辣。每日饮水不少于2000ml,可搭配绿豆汤、菊花茶等消暑饮品。冷藏食物需彻底加热,避免急性肠胃炎。
昼长夜短易引发睡眠不足,保持22点前入睡,午休30分钟为宜。睡前用40℃温水泡脚15分钟,促进血液循环。避免睡前使用电子设备,必要时可服用酸枣仁茶助眠。
清晨或傍晚进行快走、游泳等低强度运动,每次不超过1小时。运动后及时擦干汗水,补充含钾钠的香蕉或淡盐水。高血压患者避免剧烈运动,可选择太极拳等舒缓项目。
高温易引发烦躁情绪,通过冥想、深呼吸调节心理状态。室内摆放绿植或使用薰衣草精油舒缓神经。与亲友保持沟通,必要时寻求心理咨询服务。
夏季饮食推荐薏米赤小豆粥、凉拌黄瓜等祛湿菜品,运动选择游泳或瑜伽等室内项目,外出需佩戴防晒帽并每2小时补涂SPF50+防晒霜。湿热环境下需每日更换贴身衣物,使用pH5.5弱酸性沐浴露清洁。空调房放置加湿器维持50%湿度,糖尿病患者需加强足部检查防止真菌感染。心血管疾病患者晨起后饮用200ml温水稀释血液,更年期女性可适量增加豆制品摄入调节激素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