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前期紧张综合征可通过心理调节、药物干预、生活方式调整、激素治疗及中医调理等方法缓解,具体需结合症状严重程度选择方案。
情绪波动是经前期紧张综合征的典型表现,与黄体期激素水平变化相关。认知行为疗法能帮助患者识别负面思维模式,正念减压训练可降低焦虑水平。严重者可寻求专业心理咨询,团体治疗也有助于建立社会支持系统。
针对躯体症状可选择布洛芬缓解痛经,螺内酯改善水钠潴留引起的浮肿。选择性5-羟色胺再摄取抑制剂如氟西汀对情绪症状有效,短期使用避孕药可调节激素波动。用药需在妇科医生指导下进行。
保持每周3次有氧运动如游泳或快走,每次30分钟以上能促进内啡肽分泌。睡眠不足会加重症状,建议保持7-8小时规律睡眠。经前一周限制咖啡因和酒精摄入,避免高盐饮食诱发水肿。
孕激素补充可对抗雌激素优势状态,GnRH类似物适用于顽固性病例但需注意骨质流失风险。达那唑能抑制卵巢功能但可能有雄激素样副作用。所有激素治疗方案需定期评估疗效和安全性。
肝郁气滞型可用逍遥散加减,血瘀型适合桂枝茯苓丸。针灸选取三阴交、太冲等穴位调节冲任二脉,耳穴压豆选取内分泌、神门等反射区。中医周期疗法需连续调理3个月经周期以上。
日常饮食建议增加富含维生素B6的香蕉、鳄梨,补充钙镁制剂可缓解乳房胀痛。瑜伽中的猫牛式、婴儿式能放松盆腔肌肉。记录月经日记有助于识别症状规律,经前避免重大决策。症状持续加重或出现自杀倾向需立即就医,长期未改善者应排查甲状腺功能异常等潜在疾病。建立规律作息结合适度运动,配合个性化治疗方案可显著改善生活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