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性在青春期、孕期、哺乳期、更年期及老年期需要重点补钙。钙质需求增加主要与骨骼发育、胎儿生长、激素变化及骨量流失等因素相关。
女性12-18岁期间骨骼快速生长,每日钙需求达1300毫克。发育期钙摄入不足可能导致峰值骨量降低,增加成年后骨质疏松风险。乳制品、豆制品、深绿色蔬菜是优质钙源,同时需保证维生素D合成以促进钙吸收。
妊娠中晚期胎儿每日需从母体获取200-300毫克钙,孕妇每日钙摄入应达1000-1200毫克。缺钙可能引发妊娠高血压、腿抽筋,并影响胎儿骨骼发育。除饮食补充外,医生可能建议碳酸钙、柠檬酸钙等制剂。
乳汁每天分泌约200-300毫克钙,哺乳妈妈每日需1200毫克钙。此时钙流失速度是孕期的2-3倍,长期缺钙会导致牙齿松动、腰背疼痛。建议通过奶酪、芝麻酱等高钙食物配合户外活动补充。
雌激素水平下降使骨吸收速度加快,绝经后前5年每年骨量流失2-3%。每日钙摄入应维持在1200毫克,同时需补充维生素D3。骨密度检测显示T值≤-1时,医生可能开具阿仑膦酸钠等抗骨松药物。
65岁以上女性钙吸收率下降40%,每日需1200-1500毫克钙。长期缺钙易导致驼背、髋部骨折,补钙需配合抗阻力训练。注意钙剂避免与铁剂同服,高钙血症患者应慎用钙补充剂。
建议女性从35岁起每年检测骨密度,日常多食用虾皮、紫菜、芥蓝等富钙食材,每日晒太阳20分钟促进维生素D合成。避免过量饮用咖啡、浓茶影响钙吸收,更年期女性可进行瑜伽、快走等负重运动。出现频繁抽筋、牙齿敏感等缺钙症状时,应及时就医评估钙代谢状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