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复禾健康百科 > 养生保健 > 中医养生 > 正文

端午节粽子让开,水果当道

发布时间: 2024-02-21 05:20

用手机扫描二维码在手机上继续观看

手机查看

端午节吃什么?粽子?NONONO,现在已经不流行吃粽子了。端午节很多水果都是丰收季,多吃水果既养生又能补充身体营养,所以大家都喜欢。那么端午节吃什么水果好?下面就让健康营养小编来为您解答。

杨梅

杨梅性温,味甘酸,具有生津止渴、和胃消食、行气止痛等功效,适用于烦渴、腹痛、呕吐、痢疾、刀伤出血、烫火伤等。杨梅除鲜食外,还可制成果酱、果酒、果汁、果脯、罐头等。家庭中亦可将买来的杨梅制作成糖杨梅干,入冬取食。品味极倖。糖杨梅干的制作方法较为简单,即每1500克杨梅,加精盐50克,腌渍半日,再以沸汤浸一夜,控干水分,加糖1000克、薄荷叶一大把,用手轻轻拌匀,置日光下晒干,贮存即可。过多食用杨梅会损齿及筋,血热火旺体质者尤其不能多食,多食令人发热、发疮、生痰。杨梅容易藏污纳垢,沾黏病菌和寄虫虫卵,故吃时要注意卫牛,食前最好用冷开水清洗,然后放在淡精盐水中浸泡5分钟,既杀菌,又减少杨梅的酸味。

无花果

无花果性平,味甘,具有开口胃、止泻痢、治痔疮、催乳汁、驱肠虫、消炎消肿等功效。无花果还是一种很好的抗癌食品。据研究,在无花果树的乳胶和干果的提取物中以及鲜果的白色乳汁中。含有一种能够抑制肿瘤的有效成分,这种成分对乳腺癌、骨髓性白血病等恶性肿瘤具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可控制肿瘤恶化。无花果除了生食外,还可以加工成果干、蜜饯、果酱、罐头等。家庭中可将采摘下来的无花果用蒸笼稍一下,晒干贮存于干燥处备食。无花果亦可烹制菜肴,用火腿或猪肉、香菇炒无花果,味道清香鲜美。成熟的无花果容易腐烂变质,凡变质者不能食用。

免责声明:本页面信息为第三方发布或内容转载,仅出于信息传递目的,其作者观点、内容描述及原创度、真实性、完整性、时效性本平台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涉及用药、治疗等问题需谨遵医嘱!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如有作品内容、知识产权或其它问题,请发邮件至suggest@fh21.com及时联系我们处理!
看病要趁早,不等待 不排队,全国知名专家 在线挂号
扫描左侧二维码,关注微信号:复禾健康,求医更省时更省心

相关推荐

最新发布

端午吃什么粽子好 如何包粽子
端午吃什么粽子好 如何包粽子
咸肉粽子主料:糯米1000克,猪肋条肉350克,辅料:鲜香菇70克,虾米100克,花生仁200克,洋葱75克,鸡蛋400克,调料:盐15克,味精4克,酱油70克,胡椒粉2克,花生油80克做法:1.鸡蛋煮熟、剥壳,先用半杯酱油浸泡10分...[详细]
2023-12-04 15:42
糖尿病可以吃粽子吗
糖尿病可以吃粽子吗
糖尿病患者是否可以吃粽子需要根据具体情况而定。如果血糖控制得比较好,则一般可以适量食用粽子;但如果血糖控制不佳,则不建议食用。1.可以食用:糖尿病是一组因胰岛素绝对或相对分泌不足和胰岛素利用障碍引起的碳水化合物、蛋白质、脂肪代谢紊乱性...[详细]
2023-11-13 07:24
吃了个粽子消化不良
吃了个粽子消化不良
吃了个粽子消化不良,可能是由于进食过多导致,也可能与肠道菌群失调、胃肠功能紊乱、慢性胃炎等因素有关,建议及时到医院就诊,进行相关检查以明确诊断,并在专业医生的指导下进行针对性治疗。1、进食过多:粽子中含有肉类、糯米等成分,吃太多可能加...[详细]
2023-11-13 10:54
吃得粽子多消化不良
吃得粽子多消化不良
吃粽子多消化不良可能是由于饮食不当、胃肠道功能紊乱、慢性胃炎等原因引起的,患者需要根据不同的原因进行治疗。1.饮食不当:如果在日常生活中一次性吃了过多的粽子,可能会加重胃肠道负担,从而出现腹胀、腹痛等症状。建议患者可以通过按摩腹部的方...[详细]
2023-11-14 11:48
孕妇吃粽子的注意事项
孕妇吃粽子的注意事项
粽子是一种很瘦人们喜爱的食品之一,就连怀孕的准妈妈们也对粽子爱不释手。粽子虽然好吃,但是对于孕妇这种特殊人群来说,粽子这东西可不能贪吃,吃的时候要注意以下几个事项。1,看情况吃现在粽子都很高级,肉、豆沙、蛋黄……各式各样被包进去,结果...[详细]
2023-11-15 05:53
吃得粽子多消化不良怎么办
吃得粽子多消化不良怎么办
吃得粽子多消化不良,可以通过饮食调理、适当运动、药物治疗等方式进行改善。如果症状持续加重或出现其他不适,建议及时就医。1、饮食调理:若患者吃得粽子过多,可能会导致胃肠道负担过重,从而引起消化不良的情况。此时可以适量吃一些易消化的食物,...[详细]
2023-11-15 12:45
吃了很多粽子消化不良
吃了很多粽子消化不良
吃了很多粽子后出现消化不良,可能是由于食用过多导致,也可能与自身消化功能较弱、不良饮食习惯或患有消化系统疾病等有关,建议及时就医,明确诊断后再进行针对性处理。1、食用过多:由于粽子中含有较多的淀粉和糖分,如果食用过多可能会造成消化不良...[详细]
2023-11-16 16:16
吃了煎的粽子后呕吐不止
吃了煎的粽子后呕吐不止
吃了煎的粽子后呕吐不止,可能是由于食物中毒、消化不良、急性胃肠炎、食物过敏等原因导致,建议及时到医院就诊,进行相关检查以明确诊断,并在专业医生的指导下进行针对性治疗。1、食物中毒:若食用的食物已经变质,可导致细菌或真菌侵入体内,引发食...[详细]
2024-06-24 06:01
慢性病人吃粽子要如何精挑细选
慢性病人吃粽子要如何精挑细选
端午节快来临了,端午节是中国传统的节日。人们开始准备香喷喷的粽子过节。虽然粽子美味可口,但是也要注意一些事项,如慢性病人比较讲究。最好精挑细选适合自己的粽子。下面微微健康网小编就为大家介绍一下慢性病人吃粽子要精挑细选。慢性病人吃粽子要...[详细]
2023-11-15 13:56
什么水果不能当水果吃
什么水果不能当水果吃
某些水果因含有特殊成分或食用方式限制,不宜直接当作普通水果食用。主要有未成熟的柿子、大量鲜荔枝、苦杏仁、发芽马铃薯、未处理的木薯等。1、未成熟柿子:未完全成熟的柿子含有大量鞣酸,与胃酸结合易形成胃结石。空腹食用可能引发腹痛、呕吐,严重...[详细]
2025-06-03 05:03
有小肚子了怎么减
有小肚子可通过调整饮食、增加运动、改善生活习惯、局部塑形训练及压力管理等方式改善。腹部脂肪堆积通常与热量过剩、久坐不动、代谢减缓等因素相关,需综合干预才能有效减脂。1、调整饮食减少精制碳水和高糖食物摄入,用全谷物替代白米饭、白面包等。...[详细]
2025-10-27 16:22
有体香的人意味着什么
有体香的人通常意味着其体味受遗传、激素水平、饮食习惯及个人卫生习惯等因素影响,属于正常生理现象。体香并非疾病征兆,但若伴随异常症状需警惕代谢性疾病或皮肤问题。体香的形成与人体汗腺分泌的挥发性物质有关。大汗腺分泌的蛋白质与皮肤表面细菌作...[详细]
2025-10-27 15:44
有生理需要怎么解决
生理需求是人类正常的身体反应,可通过健康方式合理疏导。主要解决途径包括适度运动、转移注意力、规律作息、培养兴趣爱好及必要时咨询专业医生。1、适度运动规律进行有氧运动如慢跑、游泳等能促进内啡肽分泌,缓解紧张情绪。每日保持30分钟中等强度...[详细]
2025-10-27 15:06
有什么可以提高代谢的方法
提高代谢可通过调整饮食结构、增加肌肉量、规律运动、保证充足睡眠、适当补充营养素等方法实现。代谢率受年龄、性别、肌肉含量、激素水平等多因素影响,科学干预有助于改善基础代谢功能。1、调整饮食结构每日摄入足量优质蛋白如鸡胸肉、鱼类、豆制品,...[详细]
2025-10-27 14:28
有什么东西可以放内裤里除菌
有什么东西可以放内裤里除菌
内裤除菌可选择使用含茶树精油成分的护理液、弱酸性妇科专用洗剂、纳米银离子抗菌喷雾、一次性纯棉抗菌护垫或紫外线消毒袋等产品。这些物品能针对性抑制细菌滋生,但需注意避免过度使用破坏私处菌群平衡。1、茶树精油护理液茶树精油具有天然抗菌特性,...[详细]
2025-10-27 13:50
有人穿过情趣内衣吗
有人穿过情趣内衣吗
情趣内衣是一种常见的两性用品,主要用于增添亲密关系中的情趣和愉悦感。情趣内衣的穿着体验因人而异,主要与个人喜好、舒适度以及伴侣的接受程度有关。情趣内衣通常采用轻薄透气的面料,设计上注重展现身体曲线,可能包含蕾丝、绑带、镂空等元素。穿着...[详细]
2025-10-27 13:12
有气质和没气质的区别
有气质和没气质的区别主要体现在仪态举止、谈吐修养、内在自信以及外在形象管理等方面。气质是个人内在修养与外在表现的综合体现,而非单纯的外貌特征。1、仪态举止有气质的人通常保持挺拔的站姿和坐姿,动作优雅从容,避免驼背或抖腿等小动作。这类仪...[详细]
2025-10-27 12:34
有气质的人都经历过什么
有气质的人通常经历过内外兼修的长期积累,主要体现在文化修养、情绪管理、仪态塑造、社交历练和自我认知五个方面。气质是个人综合素质的外在表现,与成长环境、教育背景和生活阅历密切相关。1、文化修养持续的知识积累能沉淀出从容淡定的气场。有气质...[详细]
2025-10-27 11:56
有母性的人说明了什么
有母性的人通常说明其具备较强的关爱、包容和责任感,这类特质可能源于天性、成长环境或社会角色塑造。母性不仅体现在对子女的照料上,也可能延伸至人际交往中的共情能力与利他行为。1、天性使然部分女性天生具有较高的催产素水平,这种激素与亲密关系...[详细]
2025-10-27 11:18
有母性的人的十大表现
具有母性特质的人通常表现出强烈的保护欲、情感细腻和无私奉献等特征。母性特质主要体现在情感关怀、行为习惯和人际互动中,常见表现有主动照顾他人、优先考虑家人需求、对弱势群体产生共情、善于调解矛盾、注重生活细节、情绪稳定包容、习惯性牺牲自我...[详细]
2025-10-27 10: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