激素替代疗法主要用于缓解更年期症状、预防骨质疏松、改善心血管健康、调节心理状态、降低阿尔茨海默病风险。
女性进入更年期后,卵巢功能衰退导致雌激素水平下降,引发潮热、盗汗、失眠等血管舒缩症状。激素替代疗法通过补充外源性雌激素,有效改善这些症状。临床常用药物包括结合雌激素片、戊酸雌二醇贴片、雌二醇凝胶,需根据个体情况选择口服或透皮给药方式。
雌激素缺乏会加速骨量流失,绝经后女性骨折风险显著增加。激素替代能抑制破骨细胞活性,维持骨密度。建议联合钙剂如碳酸钙1200mg/日和维生素D800IU/日,配合负重运动快走、跳绳增强效果。
雌激素对血管内皮有保护作用,能改善血脂代谢降低低密度脂蛋白、升高高密度脂蛋白。但60岁以上或绝经超过10年的女性需谨慎,可能增加血栓风险。建议采用最低有效剂量,定期监测血压和凝血功能。
激素波动会影响5-羟色胺等神经递质,导致情绪波动、焦虑抑郁。雌孕激素联合治疗如雌二醇+地屈孕酮可稳定情绪中枢。配合认知行为疗法和正念冥想效果更佳,严重时需联合抗抑郁药物。
雌激素对海马体神经元有营养作用,窗口期绝经5年内开始治疗可能延缓认知衰退。但已有痴呆症状者禁用,可能加重病情。建议搭配地中海饮食富含Omega-3的深海鱼、坚果和脑力训练。
实施激素替代疗法前需全面评估乳腺、子宫内膜状况,定期进行妇科检查。建议从最低剂量开始,短期3-5年使用相对安全。日常可增加豆制品含植物雌激素、亚麻籽的摄入,配合瑜伽等舒缓运动改善代谢。出现异常阴道出血、乳房肿块等症状需立即就诊,治疗期间每6-12个月复查肝肾功能和血脂指标。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微信。